正如《殺死一隻知更鳥》中作者寫道,“你永遠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
就像是劉慈欣
在《三體》裡設置的情節,沒有誰能夠成為你的破壁者,也許隻有你自己能夠完全理解自己。
理想的愛是尋找一個真正了解、真正尊重你所有,並堅定維護你、欣賞你、鼓勵你、給你帶來積極正麵的人,他/她不會要求你和她/他的想法一致,他/她會以自己的方式帶動你的成長。
理想的愛之所以是理想,因為一個人首先要成為理想的自己,那麼他也許才有可能實現理想的愛。
就比如林徽因與梁思成、錢鐘書與楊絳
先生,亦或者是敦煌守護神常書鴻
以及他的妻子、亦或者是海洋地質學教授汪品先
與他的妻子十年如一日相守。
寫在最後。
沒有誰生來便是完美的。
即使是偉人,功成名就之輩,他們或多或少都有自身的局限性。理想的愛也許存在於幻想織鬃,在現代快餐
式的情感消費中,人們太急於表現自己,從而不可能真的用心了解一個人。
事實上,了解一個人,認真地了解是需要極大耐心與勇氣的。
而急於得到一個確定結果的年輕人注定會錯過很多。
很多人連自己都不了解,更不知道怎麼和他人相處。
因此,就連找到一個真正理解彼此的人都難於登青天,更彆說是一個完美成熟的伴侶。
理想的愛也許存在,不過不需要你耐心等待。
你要相信,你精心栽種的那多玫瑰花在未來的某一天隻會為你而開放。
而這個等待的過程也同樣美好而深刻。
首先,我們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更願意活在現實世界還是虛幻世界裡麵?假如有可以交換靈魂身體的機會,你願意和彆人交換你的人生嗎?
我相信人性格的多樣性,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會有各種不同的想法。
但是,客觀來講,我認為唯有真實才具有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改進生活讓自己獲得真正的前進。
真實某種程度上可以是真誠的一種體現方式。
你對自己真誠,對答應自己的事情努力做到。你對彆人真誠,那麼你就會認真去做到答應彆人的事情。
這樣的生活看似簡單,實則困難。
對自己真誠,要求你必須深刻了解自己。
無論優點還是缺點,是邪惡還是善良,消極還是積極,那都是你最真實的樣子。
你與世界的關係其實就是你和自己的關係。
對彆人真誠,則意味著在和彆人相處的時候,你要做到坦誠,沒有欺騙和隱瞞。
這樣你給出的真誠會讓彆人放下戒備,你就能以一種更為自然的方式去贏得他人的信任。
做一個真誠誠實的人,彆人才會覺得你靠譜,才會願意信任你,告訴你他真實的想法,從而你會獲得最真實的反饋,這樣的反饋才會讓你獲得真正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