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的心思瞬間飛到了長安,仿佛已經看到了長安城中眾人聽聞這一喜訊時的歡欣鼓舞。
那熱鬨非凡的場景,那百姓的歡呼雀躍,那滿朝文武的驚喜交加,在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
那渴望將這重大消息儘快傳遞回去的急切心情溢於言表,他的額頭甚至因為焦急而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連一頓飯都沒吃完,李泰便迫不及待地起身。
一把將秦俊送給自己的前隋降書和玉璽緊緊抱在懷中,仿佛那是世間最珍貴的寶物,生怕有一絲一毫的閃失。
他顧不上整理自己那有些淩亂的衣衫,便急匆匆地向秦俊告辭,飛速向門外衝去。
連夜趕回長安!
……
大唐長安,宏偉壯麗的皇城太極宮。
大唐皇帝李世民,端坐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聽完李泰的奏報後,目光先是落在了龍案之上的前隋降書,隨後緩緩移向了手中那枚意義非凡的前隋玉璽。
這顆前隋玉璽,非同小可。它可不是普通的玉璽,而是承載著無數曆史厚重與王朝正統象征的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乃是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刻而成。其在中國曆史長河中,被視為王朝正統的至高象征。
想當年,秦王統一天下,稱始皇帝,命李斯用篆文精心雕刻傳國玉璽。
那玉璽的正麵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字體蒼勁有力,仿佛訴說著上天賦予的使命與永恒的昌盛;
環刻“雙龍戲珠圖案“,那兩條龍栩栩如生,張牙舞爪,仿佛要從玉璽中騰飛而出;
最下麵有三道尖波浪線,象征著波瀾壯闊的大海,寓意著皇權的廣闊無垠;
雙邊的設計也是獨具匠心,內邊線較細、外邊線較粗,彰顯出其尊貴與獨特。
傳國玉璽整個圖案的寓意是:日照大海現雙龍,充滿了神秘而莊嚴的氣息。
這一玉璽,自古以來便是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信物。
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世人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唐朝建立至今,曆經風雨,卻一直沒能將這傳國玉璽收入囊中。
而且李世民又是通過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太子,才奪得的帝位。
所以難免,民間多有流言蜚語,說李唐得位不正,李世民得位不正。
而如今,這傳國玉璽卻真真切切地出現在了自己的手裡。
太上皇都未曾擁有的傳國玉璽,自己卻成功握在了掌心!
這豈不是意味著,自己才是上天承認的真命天子!
這一刻,大唐皇帝李世民心潮澎湃,激動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