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盛集團宣布在同一天舉辦新能源汽車發布會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在行業內炸響。市場上迅速掀起一陣關於“沈氏與天盛正麵較量”的熱議。
沈氏集團的高層會議室內,氣氛空前緊張。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天盛集團明顯是在故意挑釁!”張建國憤憤不平地說道,他拍著桌子,臉色漲紅。
李海鋒坐在一旁,冷笑了一聲:“挑釁也得有資本。天盛集團的新品發布會雖然時間相同,但不代表他們有能力搶走市場份額。這種低價策略,我看未必持久。”
“李經理,此次事件不能掉以輕心。”許雲川的聲音平靜卻擲地有聲,“天盛的策略雖然粗暴,卻精準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如果我們不能在發布會上打出差異化優勢,很可能會被他們搶占先機。”
沈清婉一直沉默,這時,她開口了:“雲川,你怎麼看?”
許雲川站起身,走到投影屏前,打開了一份數據報告:“根據我們最新的市場調研,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選擇,除了價格外,還非常關注技術性能和品牌信任。天盛的低價策略雖然有效,但他們的技術積累和品牌認可度遠不及我們。”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所以,我建議我們在發布會上突出兩點:第一,技術上的突破性優勢;第二,品牌背書與用戶情感聯係。我們要讓消費者明白,選擇沈氏,不僅僅是購買一輛車,而是選擇一種更高品質的生活方式。”
會議室裡一片安靜,所有人都在消化他的建議。
片刻後,沈清婉點了點頭:“很好,就按這個方向調整發布會策略。各部門全力配合,確保發布會的成功。”
籌備中的博弈
發布會的籌備進入白熱化階段。許雲川親自負責整個流程,從場地布置到宣傳片製作,每一個環節都親力親為。他明白,這場發布會不僅關乎沈氏集團的聲譽,更是他職業生涯中的重要一戰。
與此同時,他也在暗中關注天盛集團的動向。他通過渠道得知,天盛集團的發布會主打“科技與環保”理念,甚至邀請了多位知名環保學者助陣。
“看來他們是想用環保概念打情感牌。”許雲川在團隊會上分析道,“既然如此,我們必須在科技感上壓倒他們,同時輔以情感共鳴,形成雙重優勢。”
團隊成員紛紛點頭,一場精心策劃的戰略反擊逐漸成形。
發布會前夜的突襲
就在發布會前一天晚上,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傳來:天盛集團突然發布了一支全新的廣告片,內容直指沈氏集團的產品,暗示其技術存在問題,並強調天盛的產品更加安全可靠。
廣告片一出,瞬間引發了市場的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