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玉華公主注資五萬兩黃金,力挽狂瀾!”
“可因秦酒摻水、加定西侯府沒落,幾乎這六年來,願意購買秦酒者,不足一成!”
“如今看到的年入一百多萬兩白銀的賬目,全是玉華公主虧本促銷、買一贈一而撐起的假象!”
也就是說,雖年收一百多萬兩白銀,實則隻是銷售額!
周內史還將錦緞書帛朝著定西王麵前擲去:
“這些綢緞記事,才是秦酒鋪子每月真正的盈虧彙總!
本放於秦酒賬房裡,卻被有心之人丟棄於水井之中!”
是贏長屹那日聽了陳玉皎的交代與叮囑,帶著周內史夜晚去枯井裡找,費了好一番功夫才總算找到。
那厚重的綢緞卷帛落在戰寒征腳邊,散落展開。
上麵的小字記載得清清楚楚:
“一月支1037萬,入10372,盈20兩。
二月支…………”
每一個月的彙總,要麼是虧,要麼盈利也就一二十兩銀子。
真正的賬目之淒慘!
戰寒征臉色微變,撿起那卷軸看了又看。
顯然,他不太相信。
“本王親自盤問過酒鋪掌櫃、工者。人人皆言、鋪子生意興隆,日入萬錢。”
贏長屹泛冷的目光落向戰寒征:“看來戰將軍隻知行軍作戰,絲毫不解商業人情。”
每個勞役者,皆認為自己的東家賺得盆滿缽滿。
殊不知商鋪初期階段、或者遇到危機時,全是掌事東家在賠本支撐。
工者們思維也簡單,隻能看到表麵的數目,並看不到幕後的投入。
真正知曉這些真實數字者,隻有最高層的幾個統賬者。
而——
這也是吳葒霞最精明之處。
當年吳葒霞說:“這些統賬事宜最為機密,母親最為信任你,還是由你全權管理為好。”
那時候秦酒的諸多管事本就被吳葒霞養得中飽私囊,陳玉皎便把他們全解雇了。
秦酒又處於虧損狀態,陳玉皎也舍不得花錢請人,還想著做得越多,越能得到戰寒征的愛。
所以這七年來,全是她自己獨自一人撐著諸多事宜,從策劃到管理、統賬,幾乎嘔心瀝血、鉥心劌目。
采買等事宜,更是隻交給親信春鷺去完成。
即便是秦酒鋪子的主管事,也隻看到銀子嘩啦啦地入賬,並不知其後到底花了多少成本。
為了秦酒的名譽,真正的盈虧更是一直保密。
今日、一切麵紗全被揭開,所有賬目公之於眾!
全場所有人難以置信,瞠目結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