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斯奈特在信中表示,參謀總部覺得這款武器非常具有實戰前景,而且的確如李輝所說,適合裝甲兵作為自衛武器使用。
參謀總部已經委托槍械專家,對這款武器進行研究和仿製,不過在量產之前,他們會通過李輝建立的渠道,少量進口一些,裝備給有需要的部隊。
同時勞斯奈特還表示,有情報顯示,加洛林人已經從美國進口該款武器,主要裝備給步兵部隊,大概率是作為壕塹戰使用。
這種武器在近距離攻擊方麵非常具有優勢,如果不是李輝搞出事情,參謀總部或許並不會注意到這個小動向,更彆提防範了。
所以勞斯奈特表達了感謝,同時也承諾,在有限的“走私”行動中,慕尼黑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將會繼續雇傭倫格裡斯的村民,也算是為那座貧瘠的村莊,增加一些收入。
看到這封信,李輝百感交集,他覺得,勞斯奈特這個人——不去當個奸商可惜了。
不管怎麼說,這款武器最終還是落到了88坦克團手裡,雖然數量隻有五十支,但作為訓練用,已經足夠了。
確認沒有問題,李輝在接收單上簽了字,隨後安排人裝車,把這些東西都運回去。
88坦克團作為參謀總部的精銳,屬於第一批接收新軍裝的部隊,李輝準備借機會好好提振一下士氣,為他即將執行的斯巴達式訓練,打個良好的基礎。
不是李輝殘忍,而是88坦克團必須維持帝國裝甲部隊的最高水準,大量的人員更換,導致戰鬥力有所下降,李輝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恢複到過去的水平。
至少恢複到意大利行動之前。
就在李輝努力訓練手下官兵的時候,位於捷克西北部的蘇台德地區,卻爆發了激烈衝突。
事情的起因並不複雜,在這片狹長的山地區域,生活著大量普魯士人。
長期以來,他們一直受到捷克當局的打壓,難以獲得自治權和正當選舉權利。
緊張氣氛始終存在,然而一起偶然的事件,成了雙方爆發激烈衝突的導火索。
小鎮克魯普卡發生一起搶劫案,幾個普魯士小夥對一家商場進行了搶劫,沒有傷人,但是因為使用了土製炸彈,造成不小的損失。
當地警方進行抓捕,結果過度使用武力,導致這幾個普魯士小夥子全部身亡。
隨後傳言滿天飛,有人說這家商場的背後老板,是身在布拉格的一名高官,警察局為了給這位大佬獻媚,才將那幾個年輕人擊斃。
於是當地的普魯士人不乾了,他們在有心人的煽動下,衝擊了警察局,在激烈的交火中,導致包括警長在內,十餘名警員傷亡。
事情傳到布拉格,捷克當局立刻采取措施,調動一支由波西米亞斯拉夫人組成的部隊進入克魯普卡,維持當地秩序。
然而他們用錯了人,這支部隊的指揮官,是一名極端反普魯士的波斯米亞斯拉夫人上校,他在接到任務後,竟然以血腥鎮壓的方式,對當地普魯士人展開屠殺。
數百人被打死,逃走者迅速將這件事傳遍整個蘇台德地區,這導致所有的普魯士人,都憤怒不已。
對抗變得越發激烈起來,當地人組成自衛隊,與捷克部隊在山區周旋,甚至攻擊當地波西米亞斯拉夫人的村落,導致混亂持續不斷。
雖然捷克當局采取了措施,不僅迅速將那支惹事的部隊召回,更是將指揮官送上軍事法庭,以戰爭罪被判處終身監禁。
但是於事無補,當地的普魯士人不肯放下武器,甚至公開向捷克當局喊話,給出兩個解決辦法。
第一,捷克當局同意蘇台德地區並入薩克森帝國。
第二,捷克當局同意他們舉行獨立公投,如果通過,那麼新政權,將會自己加入薩克森帝國。
這是赤裸裸的威脅,捷克當局予以拒絕,於是衝突愈演愈烈,且其他國家也陸續表態。
作為歐羅巴頭號攪屎棍,不列顛人最先發聲,他們先是對捷克當局的過激舉動表示批評,隨後又認為蘇台德地區的普魯士人提出的要求過於異想天開。
總之,他們一直在兩邊拱火,巴不得他們打得再激烈一點兒。
隨後作為鄰國,意大利的墨索裡尼也表明了態度。
他認為蘇台德地區的普魯士人長期受到不公正待遇,這件事又是捷克當局處理不當,所以理應同意蘇台德地區普魯士人的要求。
這是開始站邊了,不過他表態支持普魯士人,自然就有人會跳出來支持捷克當局。
一直和意大利不對付的加洛林王國表示支持捷克當局的主張,造成這種局麵不能完全歸咎於他們,蘇台德普魯士人本身就非常有組織的,想要脫離捷克,試圖分裂這個美麗的中歐國家。
這是不能被接受的,這是對現今歐羅巴所有國家體製的挑釁。
緊接著波蘭跟著附和,表示支持加洛林的主張,蘇台德地區是屬於捷克的,普魯士人沒有權利將其分裂出去,更沒有權利將其並入薩克森帝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