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適齡的女孩子也有些不錯的追求者,可羅初總沒有信心能和他們走下去。有時候約出來喝一杯咖啡,講一講幾件無關緊要的話題,就已經耗儘了羅初的耐心。
不會愛,也沒辦法。
根本無法順利進入戀愛情節,連她自己都控製不了自己。
閒暇的時間,羅初最愛去小動物養護站或者去福利院搞誌願服務,誌願服務的記錄本都已經積累了一籮筐。好似隻有在無主的小動物和孤單的小朋友麵前,她才能自由地做自己,因她與他們、與它們好似是同一類的。
福利院中,有個相對高大的孩子。他歲數不小,已經上高三,且成績也很好,是福利院的重點培育對象。他全身並無任何顯性隱形疾病,樂觀開朗,與福利院格格不入。羅初剛來時,以為他是福利院的工作人員。
兩個人一起抬箱子,羅初很好奇:“你都高三了,怎麼不用上課,還在這裡待著?”
那孩子笑道:“高三課程以複習為主。今天,福利院一月一度的誌願日,我當然要來幫忙。”
兩個人忙過後,一起吃午飯,那孩子自我介紹道:“我叫尤希望。尤為優秀的尤,希望無限的希望。”他學著大人伸出手來。
羅初笑了,覺得很有趣。也伸出手去,算是相互認識的印證:“羅初。普羅大眾的羅,初一十五的初。”
尤希望吃著盒飯,向羅初滔滔不絕說起自己計劃中的未來:要考上一所自己喜歡的大學,要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要找一個自己愛的人等等。未來很精彩。他和他的名字一樣滿懷希望。
羅初很好奇,問道:“你的成績很不錯。很奇怪,為什麼你沒有被領養走呢?”這話說出來,她又後悔自己沒心肝,來問人家的私事。
希望倒是一點也沒覺得尷尬,他依舊是那副樂觀的樣子,好像說的是彆人家的故事:“我父親是殺人犯,被害者是我的母親。我曾目睹了案發現場,甚至看到了那場慘劇。所以,作為殺人犯的孩子,大概沒有人願意承擔這個基因傳承的風險。父親馬上就要刑滿釋放,所以更不可能有家庭願意收養我。”
羅初更加後悔問出那句話,隻得默默吃著飯。
希望卻道:“怕什麼,就是因為這樣,我才要活得更好。我是我,我父親是我父親。等我考上大學,未來前途光明得很!”
羅初讚歎他的勇氣。相比於希望,她好似每天都困於莫名的羈絆中心力交瘁。
對比著希望,羅初有時候也想,要是自己是個孤兒,會不會生活會過得容易些。沒有愛,就沒有牽絆,大步向前走的時候,會不會更灑脫。
一來二去,羅初倒是和希望成了朋友。
大部分時候,都是希望來開解羅初。說來也是搞笑,一個做誌願服務的誌願者,需要一個服務對象來開解,簡直是本末倒置。隻是羅初也不知為什麼,希望身上,總是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每次與他交談後,就好像吃了神丹妙藥,總能開心一陣子。
但希望也並不是全無煩惱,半年後,他考上了心儀的大學,當羅初祝賀他時,他卻滿麵愁容。
羅初還以為他是擔心錢的事情。她暫時有了一筆小錢,在孩子的終身大事麵前,她做好了幫助他的準備。
希望搖頭,並不欺瞞羅初:“爸爸減刑釋放後,忽然得了癌症,治或者不治,我在猶豫。治療,我沒有錢,也沒有精力去管他。不治療,我為人子,心裡過不去。”
羅初給不了參考意見。此刻她每說一個字,都將影響這孩子的一生。
在對待家庭的問題上,她幾乎就是個白癡。她唯有將一張銀行卡取出:“這裡麵,大概有不到五萬塊。無論你做什麼樣的決定,總是要花錢。”
希望連連擺手:“姐姐,你也不容易。況且,福利院也有渠道來幫我。”
羅初將卡塞到他的手裡,道:“我爸走得太早,我也不知有爸爸是個什麼概念。”她想說得很多,大約還是想勸他去救回爸爸,可她知道不能說,於是一溜煙跑了。
那時他並不被允許佩戴手機,所以雙方連個聯係方式都沒留下。羅初沒有特彆再去找希望的理由,所以從此再沒見過希望。
尤希望的爸爸有沒有活下去的希望,也不得而知了。
這一年除夕前三天,羅初請了年假預備回羅餘老家。她一二年不回家,祖父母也比較擔心。
兩個多小時的飛機落地後,還要轉好幾個小時的公共交通。這漫長的交通讓她第一次感覺到,故鄉是這麼遙遠。
宋瓊瑤那邊是不會再回去了,唯有住在梨花村。
才進門,一點欣喜之情都沒來得及表達,一點趣事都沒來得及分享,李春仙首先在爐子旁邊講起來維生的點點滴滴:
“前天維生回來,頭上就破了一塊,老師說是被人打的。問起來他什麼都不說,後來我去找了同班的同學問,才知道彆人罵他沒爹娘。兩個人即刻就打起來,維生個子小,吃了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