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他們花了不少時間,已將這些物品大致分類,書籍被整齊碼放在一處。
還有那一堆銅錢,規整地排列在一個木盒裡,在手電筒的光照下,泛著溫潤的銅光。
花瓶東倒西歪地散落在各個角落,有些瓶身布滿裂紋,有些則積滿了厚厚的灰塵。
青銅器大多鏽跡斑斑,隻能勉強辨認出模糊的輪廓。
好在一番整理後,物品都有了大致分類。
林盼盼坐在一張紫檀木辦公桌前,這桌子材質上乘,木質堅硬細膩,散發著淡淡的檀木香氣。
配套的凳子同樣是紫檀木的,這樣一套放在後世應該值個幾十萬。
林衛華一趟趟把物品挪到桌上,林盼盼的目光瞬間被那一大筐銅錢牢牢吸引,迫不及待地俯身翻找起來。
起初,失望如影隨形,一枚枚銅錢從她指尖滑過,大多鏽跡斑駁,有的甚至被厚厚的鐵鏽完全包裹,年份普通,毫無亮點。
一上午的時間悄然流逝,林盼盼的耐心幾近耗儘,就在他有些沮喪時,指尖觸碰到一枚與眾不同的銅錢。
她小心翼翼地將其拈起,隻見這枚銅錢直徑約45毫米,郭肉之間,內外廓齊整,線條流暢利落。
錢體厚重,入手頗有分量,沉甸甸的質感讓人心生踏實。
錢文是古樸蒼勁的篆書,“靖康通寶”四個字筆鋒剛勁有力,與其他鏽跡斑斑的銅錢截然不同。
林盼盼拿著這枚銅錢滿臉驚喜,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
“這……這應該是靖康通寶折二篆書母錢啊!
存世極為稀少,品相不錯啊!”
要知道,北宋末年戰亂頻繁,靖康通寶鑄造量本就稀少,篆書母錢更是鳳毛麟角。
這樣因為母錢的價值應該在幾十萬,林盼盼攥著靖康通寶,仍沉浸在激動中,目光再次回到銅錢筐。
好運似乎開了閘,一枚枚珍稀銅錢接連出現。
一枚“鹹豐元寶當千”大錢,個大厚重,直徑約65毫米,楷書錢文剛勁有力,外郭規整,銅質精良,包漿醇厚,市場價值輕鬆超百萬。
緊接著,小巧精致的“泰和重寶”現身,直徑40毫米左右,保存近乎完美,價值可達數百萬。
又翻找了一個多小時,很快,一枚造型獨特的錢幣映入眼簾,這是一枚“張作霖像民國十五年陸海軍大元帥紀念幣”。
銀幣正麵為張作霖戎裝像,五官深邃立體,眼神威嚴,身著大元帥禮服,肩章、領章刻畫精細,栩栩如生。
背麵是“壹圓”字樣,周圍環繞著龍鳳圖案,銀幣的包漿自然,品相完美,在收藏市場上價值數百萬。
在這堆錢幣裡,混雜著幾百枚袁大頭。
它們整齊排列,乍一看,白花花一片,拿起一枚,幣麵的袁世凱頭像清晰,五官輪廓分明,發絲、胡須都雕琢得細致入微。
雖存世量不少,單枚隻值五千多塊,但這幾百枚聚集在一起,也非常可觀。
在錢幣篩選結束後,林盼盼馬不停蹄繼續探尋。
眼前滿是陶器,可大多是近代產物,價值平平。
連續找了兩個小時,她已頭暈眼花,林峰又拿過來一大摞瓷器道:“姑奶奶,有發現嗎?要不你先喝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