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咱們這家醫院,肯定能讓大夥看病不再困難!”
顧老爺子搓著掌心來回踱步,忽然一拍大腿:“光咱們幾個老骨頭可不夠!都把徒弟喊來,湊個中醫天團!”
拄著棗木拐杖的老李頭率先挑眉:
“我門下掛名的徒弟少說五十個,正經手把手教出來的也有二十來個。
可都是能獨立坐診的料,就怕這醫院裝不下!”
顧老爺子笑得前仰後合,震得白胡子直顫:
“裝不下?來多少要多少!隻要技術過關,一切沒有問題。”
卷發的張姨也跟著起哄:“我那十幾個徒弟在各地坐堂,針灸推拿、熬膏製藥各有絕活,明兒我就發電報!”
角落裡一直沒吭聲的老中醫突然開口道:
“我徒弟少,就八個關門弟子,可各個能徒手接骨、辨藥如神。
上個月有個摔斷腿的漢子,敷了我徒弟配的藥,半個月就能走路。”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診室裡頓時熱鬨得像菜市場。
顧老爺子笑得眼睛眯成縫,突然扯住林盼盼的胳膊:
“聽見沒丫頭?這些都是行走的活藥典!
等他們把徒弟都叫來,咱們這醫院啊!連省城的病人都得搶著來掛號!”
林盼盼笑道:“不至於這麼誇張,我就希望咱們醫院能夠紅紅火火的吧?”
有人問道:“這些東西是什麼呀?我怎麼從來沒見過呀!”
林盼盼解釋道:
“這是空調,現在不是夏天嗎?隻要開了這個空調,咱們裡頭的溫度就能下降。
有些病人身體本身就不好,有了這空調,人就舒服了。”
“空調?”顧老爺子皺眉道:“這開銷也太大了吧!”
林盼盼笑道:“爺爺,這空調是咱們自己生產的,你覺得舒服不?”
顧老爺子呆在房間一會兒,就覺得整個房間特彆舒服:“這高科技果然不一樣哈?不錯,不錯……”
林盼盼看著他們道:“我帶你們去看看其他的機器吧?”
“啊?還有什麼機器啊?”
林盼盼有人指著牆角一台泛著金屬光澤的儀器,黃銅色旋鈕在光線下微微發亮:“小林,這鐵疙瘩到底做啥用的?”
林盼盼輕輕拂過儀器表麵的防塵布,露出印著“醫用脈象檢測儀”的銘牌:
“這是咱們廠子裡剛研製出來的新設備,以後門診樓每層都會配。
您看這個探頭——”
她將圓柱形的探頭小心放在同事手腕內側:
“把它往寸關尺三個位置一搭。
三分鐘就能出脈象數據,比人工把脈誤差能縮小一半。”
人群跟著她拐進東頭的器械室,木製貨架上整齊碼放著不同型號的儀器。
林盼盼取下一台帶儀表盤的設備:
“這台經絡傳感測試儀,能把患者穴位的酸脹程度量化成數值。
配合望聞問切,診斷效率能提高不少。”
“中醫講究的是懸壺濟世的手感,搞這些洋玩意兒算怎麼回事?”
鬢角斑白的老中醫陳大夫皺起眉頭:“當年我師父隔著三層絹布把脈,照樣能斷人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