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李世民此時不問自己,還能問誰呢?
去問青雀?
他剛剛搬離武德殿,正是一肚子的火氣,很有可能直接怒懟李世民。
至於其他的皇子,暫時也還小,所以李世民可選擇的傾訴對象並不多。
而自己此時倒是很受寵,至少在蒸汽機這件事上,李世民很上心,而且支持力度極大,暫時來看,他們還是比較團結的。
這就是目前的一個窘態,不僅僅李世民比較尷尬,甚至李泰、李承乾等這些做兒子的也很尷尬。
大唐帝國的全新玄武門之變已經開始上演,儘管這次不會造成多大的傷害,但是已經惡心到了李世民,他的心中苦悶,誰能理解?
想到了這裡之後,李承乾明白了,必須安撫一下父皇那顆飽經滄桑的心。
“父皇,無論是做皇帝還是做父親,您都是最成功的一個,李佑一直都囂張跋扈,不服管教,這是他自找的,不過”
李承乾說著,突然閉上了嘴,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
聽完這番話,李世民的心裡稍微好受了一些,不過李承乾的‘不過’這兩個字,讓李世民的興趣立即就被勾起了。
“承乾,你說的不過什麼?”李世民急忙追問。
“父皇,兒臣不敢說”李承乾遲疑了一下,還是閉上了嘴。
“說吧,無論說什麼,朕都不怪你,這裡不是朝堂,朕今天與你隻是父子。”
“是,父皇,那兒臣就直言相告了。”李承乾怒了怒嘴,決定全部都說出來,一臉真誠地看著李世民,“父皇,兒臣覺得齊王謀反這件事可大可小。”
“什麼?謀反這麼大的事,還可大可小?”李世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立即追問。
“父皇恕罪。”李承乾有些忐忑地看著李世民。
“說下去,朕不是說了,今天朕與你隻是父子,不是君臣,什麼話都能說。”
“父皇,您說得對,您與李佑既是君臣,也是父子,如果從君臣的角度來看,李佑謀反這件事絕對是頭等大事,而且李佑是死罪。”
“可如果從父子的角度來看,李佑這件事還有轉圜的餘地。”
李世民聽得雲裡霧裡,拿起了桌子上的水杯,猛地灌了幾口,眼睛睜得很大,“承乾,繼續說下去,怎麼轉圜?”
李承乾微微一笑,瞬間明白了,李世民這是想要一個台階下,可是這件事確實不好處理,從大臣們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根本就不複雜,李佑謀反,肯定是死罪,斬殺李佑,自然能堵住悠悠眾口。
可是從李世民的本心來看,他還是想饒了李佑一命,不管李佑如何,那都是他的兒子啊。
想到了這裡,李承乾抬起了頭,看著李世民繼續勸說,“父皇,如果讓大臣們或者大理寺來審,這件事就已經定性了,李佑必死無疑,沒有任何的轉換餘地。”
“對,你說的沒錯,朕不是沒有讓大理寺審理此案?”李世民的眼中迸發出一些希望的光芒。
“父皇英明,父皇明斷秋毫,給自己留了後路,也給李佑留了後路,父皇完全可以特赦李佑,把他貶為庶人,直接貶到蠻荒之地,讓他自生自滅即可,或者還可以永久圈禁在京師,當然讓大臣們閉上嘴,隻能貶到蠻荒之地。”
李承乾據理力爭,把自己的想法都說了出來。
此時,李承乾想到了曆史上的自己謀反,父皇就是這樣做的。
隻不過,他是太子,而李佑隻是齊王,在李世民心中的重要程度,那肯定不是一個檔次。
李世民緩緩閉上眼睛,沒有說話,開始沉思起來。
李承乾明白,父皇此時很是糾結,雖然他是皇帝,也不一定就能特赦李佑。
謀反本來就是誅九族的大罪,即便李佑是皇子,是王爺,還有一條,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就是這一條,就已經注定了李佑的結局。
沉思片刻之後,李世民睜開眼,認真地看著李承乾,喃喃說道:“這個逆子,跟朕提什麼要求,朕都能答應,隻要他給朕留下一點餘地,朕也可以考慮再給他一次機會,哪怕是給他換個地方繼續當他的逍遙王爺,可是他卻把事情做絕了,讓朕如何是好?”
李世民的眼神開始暗淡了下來,因為他實在找不到有任何一個理由留下李佑的大罪。
“父皇,兒臣有一個建議,可以留李佑一命,隻是需要您的一道旨意。”李承乾當然看出來李世民的憂慮,突然抬起了頭。
聞聽此言,李世民黯淡的眼神,突然開始明朗了起來,從座位上起身,急忙詢問:
“承乾,你快說,朕要一個能說服大臣們的理由。”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