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後。
曹操為了不丟失在淮河以南的大片領土。
采取了分兵據守關鍵據點的辦法。
荊州南郡(今荊州市)。
交給了手下大將曹仁把守。
曹仁作為曹操的堂弟,深得曹操信任。
這裡最接近劉備和孫權的勢力範圍。
讓曹仁堅守南郡。
也就是將曹仁放在了最前沿。
承擔第一層防線。
襄陽。
則交給了大將夏侯惇把守。
這位曹操身邊的二把手。
打仗沒贏過,升官沒停過。
因為曹操的老爹曹嵩原名叫夏侯嵩,屬於夏侯家的人。
但是給了東漢末年大宦官曹騰作養子。
所以改名叫曹嵩。
按照輩分這夏侯惇也算是曹操的堂弟。
襄陽在南郡的北邊。
緊依漢江,是天然的守衛之城。
並且這裡是進攻南方的重要通道。
進可攻、退可守。
占據襄陽也相當於占領了整個荊州地區。
而合肥比較關鍵。
處於曹操勢力範圍內的東南邊境。
作為江淮之間的軍事要衝。
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
一旦占領合肥。
便可控製江淮地區,進而可以南下奪取江南地區,
所以派遣張遼作為主將,樂進、李典作為副將戍守。
樂進是曹操身邊的一員猛將。
身材雖然矮小,但是作戰十分勇猛。
而李典善於思考,具備一定的謀略。
這也是曹操為什麼將他們兩個作為搭檔的原因。
此刻南方的劉備、孫權兩夥人。
正在分享著赤壁之戰的紅利。
劉備一方趁著荊州牧劉表去世後,其子劉琦尚弱之時。
開始搶占荊州地盤。
更是把眼光放在了荊州長江以南的四個郡。
即武陵郡、零陵郡、長沙郡和桂陽郡。
而孫權一方。
趁著曹操大敗之機、合肥太守劉馥病故之機。
親自率領著10萬大軍準備奪取合肥。
說到這裡。
不得不提下東漢末年的官職等級體係。
東漢官職等級體係。
可以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
中央官職。
主要包括上公、三公、九卿等。
而地方官職主要為州、郡、縣等各級行政官員。
上公位於三公之上。
西漢時太師、太傅、太保,稱為上公。
而東漢上公則僅有太傅一人,但是不常設。
一般在皇帝初即位時,總攬朝政才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