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情形。
秦啟並未急躁,反而悠然自得地繼續說道。
“將軍,不知您是否還記得當年斬殺酒官所遭受的屈辱之事?”
此言一出。
太史慈的臉色瞬間微微一變。
雖然隻是轉瞬即逝,但還是被敏銳的秦啟,捕捉到了這細微的變化。
顯然。
這件往事在太史慈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此刻被提及,讓他的心境產生了些許波瀾。
原來赤壁之戰前夕。
蔣乾過江勸降周瑜,而周瑜識破了蔣乾的意圖。
所以在為蔣乾接風洗塵的時候。
命令太史慈擔任斬酒官。
確保宴會上隻談友情,不談戰爭。
而太史慈隻能作為斬酒官,靜靜地佇立一旁。
目光凝視著眾人把酒言歡、談笑風生的場景。
自始至終,都未曾入座。
待到秦啟對太史慈一番戲謔之辭出口。
太史慈不禁冷哼一聲,麵色微沉道。
“哼!那分明是大都督看重我的才能,所以才將這般重要的任務交予我去執行,怎會與所謂的‘辱沒’二字扯上絲毫乾係?”
然而,秦啟對此似乎早已心中有數。
隻見他仰頭大笑起來,笑聲回蕩在整個戰場之上。
“哈哈哈……將軍莫要再用謊言來欺騙自己了。
想當年,孫策在世之時,您何等威風凜凜,備受尊崇。
可自從孫策離世之後呢?
將軍您在東吳可是處處遭受排擠打壓啊,難道不是這樣嗎?”
儘管此時的太史慈仍舊嘴硬。
試圖強撐著維護自己最後的尊嚴。
但其實他的內心防線已如決堤之水般,開始崩潰瓦解。
的確,自從孫策離去以後。
曾經風光無限的太史慈便逐漸被邊緣化。
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往昔的榮耀漸漸消逝。
其實太史慈被晾在一邊。
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太史慈所認的君主是孫策,而非孫權。
所以孫權不是很信任太史慈,也擔心無法掌控他。
這也是剛剛秦啟說太史慈主仆情分已儘的原因。
儘管秦啟對太史慈是苦口婆心。
但是太史慈依然還是堅持不為所動。
“不必多言,我太史慈絕不會投降。”
站在一旁的楚威。
從太史慈首次開口不投降就已經不耐煩了。
更是衝到秦啟前邊。
揪著太史慈的衣領,怒目而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