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幕如同一張巨大的黑色幕布緩緩降下。
孫權所統率的大軍正悄悄地開始行動起來。
白天裡孫權大軍響徹雲霄的叫罵聲早已銷聲匿跡。
取而代之的則是有條不紊向著江東撤退。
此次撤軍。
孫權經過深思熟慮後,將軍隊巧妙地劃分為水陸兩條路線。
水路方麵。
由甘寧為先鋒,孫權自己統領著六萬精兵,登上戰船從巢湖北部出發。
途經居巢,再順著濡須水一路前行,最終抵達戰略要衝濡須口。
隨後便沿長江順流而下,到達自己的老家南徐(今江蘇鎮江)。
陸路方麵。
兩萬精兵交由徐盛和丁奉指揮。
沿著巢湖和濡須水與孫權同步推進。
這樣一來,水路與陸路齊頭並進。
不僅能夠加快行軍速度,還可以在遭遇突發情況時彼此呼應,互為犄角之勢。
此刻,孫權靜靜地佇立在巢湖岸邊。
深邃如淵的眼眸緊緊凝視著遠處若隱若現的合肥城,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慨。
這座曾經讓孫權熱血沸騰、誌在必得的城池。
如今卻隻能成為一段回憶。
此番撤離之後。
孫權不知何時才有機會再度踏上這片土地,重新發起對合肥的爭奪之戰。
後方負責佯裝進攻以迷惑秦啟等人的部隊。
旌旗招展,戰鼓雷鳴。
營造出一副即將全力攻打合肥的浩大陣勢。
希望通過這種虛張聲勢的手段,讓秦啟等人心生忌憚,不敢輕易率軍出城追擊。
然而,這件事情壓根兒就無法逃過秦啟那敏銳的耳目。
原來,就在夜幕降臨之際。
秦啟發現孫權大軍營地中的煙灶數量不降反升。
憑借著自己多年觀看軍事頻道講述的古代戰事,秦啟心中暗自揣測:
想必這孫權是企圖運用增灶之計來迷惑我方。
煙灶數量的陡然增加。
使得負責防守合肥城的張遼,瞬間察覺到情況有些不對勁:
難道孫權又調來了大批援軍?
正準備對合肥城展開一場大規模的圍攻?
想到這裡。
張遼不禁感到一陣心慌意亂,趕忙匆匆忙忙地前去請教秦啟的看法。
“明遠兄,對方我看飯灶好像增加了,難不成對方來了援軍?”
當秦啟瞧見張遼那副驚慌失措的模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