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前文提到這天下英雄,其中還有一個叫雄闊海的。此人天生神力,武藝高強,更懷有雄心壯誌,一心想著在長安比武大會上揚名立萬,成就一番功業。
然而,命運卻給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致使他未能出現在那眾人期待的長安比武大會上。原來,當他滿懷憧憬地離開故鄉太行山,準備踏上前往長安的征程之時,一場無妄之災悄然降臨。
那一日,陽光有些刺眼,雄闊海身背板斧,手持熟銅棍,步伐堅定地走在大道上。這時,當地官員王福貴帶著一群衙役,氣勢洶洶地攔住了他的去路。
王福貴眯著一雙三角眼,陰陽怪氣地說道:“喲嗬!你這小子,瞧你這副模樣,身帶凶器,鬼鬼祟祟的,定不是什麼好人!說,是不是與那附近出沒的強盜有所勾結?”
雄闊海瞪大了眼睛,怒聲回道:“大人,您可不能冤枉好人!我雄闊海行得正,坐得端,攜帶兵器隻為防身,從未做過任何違法之事!”
王福貴卻冷哼一聲:“哼!還敢狡辯!這一帶近來強盜橫行,擾得百姓不得安寧。我看你形跡可疑,十有八九與那些強盜有關!”
雄闊海氣得滿臉通紅,大聲說道:“大人,您怎能如此不分青紅皂白?我雄闊海光明磊落,一心隻想為國效力,哪會與強盜同流合汙!”
可那王福貴根本不聽雄闊海的辯解,他一心隻想找人頂罪,好向上麵交差。於是,不由分說地便將雄闊海抓了起來。
可憐雄闊海,滿心的抱負還未來得及施展,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被關進了大牢,錯失了在長安比武大會上大放異彩的寶貴機會。雄闊海望著那王福貴,急得麵紅耳赤,大聲辯解道:“大人,我雄闊海行得正坐得端,真的是被冤枉的啊!您不能這樣不分是非黑白!”然而,王福貴卻根本不聽,一臉的冷漠與蠻橫。
雄闊海百口莫辯,心中猶如燃起了一團熊熊烈火,卻又無處發泄。他本是太行山一帶的大戶人家的兒子,自小就對武功癡迷不已。
記得兒時,他總是在自家的庭院裡揮舞著棍棒,模仿著那些英雄豪傑的招式。他的父親看在眼裡,喜在心頭。有一次,雄闊海輕鬆舉起了一塊沉重的石頭,他的父親驚歎道:“我兒天生神力,將來必成大器!”於是,父親不惜花費大量的錢財,請來能工巧匠為他精心打造了一對各重達八十斤,合計一百六十斤的板斧。
父親將板斧遞給他,滿懷期待地說:“闊海啊,這對板斧是為父對你的期望,希望你能用它們闖出一番天地。”
還有一次,父親外出做生意,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發現了一根三百斤的熟銅棍。父親聽聞旁人講述,這熟銅棍本是當年為宇文成都精心打造的,卻因朝中那些奸臣當道,暗中使壞將其售賣,這才流落民間。父親當機立斷,花重金將其買下。
當父親把熟銅棍交到雄闊海手中時,激動地說道:“兒啊,這可是難得的寶貝,你可要好好珍惜,勤加練習!”
雄闊海得到這兩樣神兵利器後,如獲至寶,每日廢寢忘食地刻苦鑽研武藝,一招一式都反複琢磨。他常常在心中暗暗發誓:“我一定要憑借自身的本領,在這亂世中闖蕩出一番名堂,讓家族以我為傲!”
可誰能想到,如今竟會遭遇這般天大的冤屈,被無端關進這昏暗潮濕的大牢,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雄闊海為何不反抗?要知道,憑借他的本事,那一身神力和精湛武藝,足夠將那王福貴及其一眾衙役打得落花流水、屁滾尿流。
然而,父親雄員外自幼便語重心長地教導他:“闊海啊,為人處世,一定要安分守己,不可輕易與人爭鬥生事,咱們要本本分分地過日子。”
那一句句飽含著期許與關愛的教誨,深深地刻在了雄闊海的心裡。所以,在麵對這突如其來的不公時,雄闊海雖滿心憤怒,卻還是選擇了暫時忍耐,他想著或許能有個清白的結果。
雄員外得知兒子坐牢的消息後,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他嘴裡不停地念叨著:“我可憐的兒啊,爹一定救你出來。”
隨後,雄員外使儘渾身解數,前前後後花費了三千兩銀子上下打點。見到那些官員時,他卑躬屈膝地哀求道:“大人啊,求求您高抬貴手,救救我那無辜的兒子吧。”
可誰曾想,那王福貴收了銀子卻毫無良心,根本不辦事,雄闊海最終還是被無情地判處了死罪。
這個噩耗傳來,猶如一道晴天霹靂,直直地砸在了雄員外的心頭。雄員外得知後,整個人呆若木雞,淚水止不住地流淌,喃喃自語道:“怎麼會這樣?我兒是冤枉的啊!”
雄員外就這一個兒子,向來視若珍寶,對其寄予厚望。如今兒子遭此劫難,他一時間根本接受不了,隻覺得天旋地轉,眼前一黑,“噗通”一聲栽倒在地,竟就這樣一命嗚呼了。
這就是所謂的天高皇帝遠,縱使隋文帝楊堅如何勵精圖治,想要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清明公正,卻總有那些他看不到的陰暗角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