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田穎,今天想講講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情。
我們公司最近招了一個98年的小姑娘,她剛從大學畢業沒多久,臉上還帶著些許稚氣。
小姑娘是本地人,但家在農村,她說她不想住家裡,因為父母重男輕女,她隻想多賺點錢,然後搬出去自己住。
她每天工作都很認真,來得最早走得最晚,中午吃飯也是自己帶飯,幾乎不跟我們出去吃。
因為中午休息時間比較長,又沒什麼事情做,所以我們幾個同事有時候會一起拚單點個外賣,或者去樓下吃麻辣燙。
那天中午,我看她又是一個人坐在工位上吃自己帶的飯,就邀請她跟我們一起下去吃麻辣燙。
沒想到小姑娘拒絕了,她笑著說:“謝謝姐姐,不用了,我帶的飯挺好吃的。”
我注意到,她帶的飯都是很簡單的一些蔬菜,幾乎看不到什麼葷菜。
“沒關係的,偶爾也可以改善一下夥食嘛,走吧,跟我們一起去。”
小姑娘依然搖頭:“真的不用了,我不習慣吃外麵的東西,而且……而且也不便宜。”
我看她執意不肯,也沒再強求,就跟另外兩個同事下去吃麻辣燙了。
三個人,點了滿滿一大盆,花了100多塊錢,人均40左右。
說實話,對於我們這個年紀,這個消費水平,其實很正常。
畢竟平時中午點個外賣,也都要二三十塊錢,有時候吃頓好的,花個四五十塊錢也很正常。
所以,當時我們誰都沒覺得吃頓麻辣燙花100多塊錢有什麼不妥。
晚上下班回到家,我跟老公說起中午請新同事吃麻辣燙的事情,老公卻突然問我:“你們三個人吃麻辣燙花了100多塊錢?”
“對啊,怎麼了?”我有些疑惑地看著他。
“不是,我不是說吃麻辣燙不好,就是覺得這有點奢侈了,你們三個人吃麻辣燙,還不如去吃火鍋呢,火鍋也才100多塊錢。”老公皺著眉頭說道。
“可我們也沒經常吃呀,偶爾吃一次嘛,而且中午時間比較短,吃火鍋太浪費時間了。”
“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就是覺得,麻辣燙這種東西,偶爾吃一下還行,經常吃的話,有點不劃算。”
我有些不悅地看了他一眼:“那你的意思是,以後不讓我吃了?”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就是隨口這麼一說,你想吃就吃唄,我又沒說不讓你吃。”老公見我不高興,連忙解釋道。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就是覺得我花錢大手大腳唄。”我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
“我不是那個意思……”
“行了,彆解釋了,我不想聽。”我打斷了他的話,轉身進了臥室。
其實,我並不是真的生他的氣,就是覺得有些無語。
他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有時候太古板,太會過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