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詫異的看著年紀比自己還小的楊過,不知道他所問是何意。
楊過見忽必烈詫異的表情,笑笑道:“王爺不用詫異,我隻是隨便問問。”
忽必烈苦笑道:“先祖成吉思汗,臨終之前,指定伯父窩闊台繼位,由於伯父在外征戰,沒有通過忽裡台大會的表決,國政一直由我父拖雷主持。兩年後,忽裡台大會上,我父拖雷支持伯父窩闊台繼承大汗之位。後來我父在征討金國後,離奇病逝。小王也一直納悶。”
忽必烈說完,神情疑惑的看著郭靖。
郭靖見他懷疑自己,搖搖頭說道:“拖雷安達並非被我所刺,我也不知道他為何突然離世。”
忽必烈知道郭靖不善於撒謊,聽他這樣說便確定父親拖雷,不是被他所刺殺。
忽必烈心中也疑惑,為何父親,平常身體都很不錯,卻突然暴斃。
楊過笑笑道:“王爺,你為人英明神武,想必對我們漢人的曆史有所了解吧?本朝太宗皇帝又是如何上位的?又如何對待太祖一脈的人?”
忽必烈聽楊過說起宋朝太宗上位,沒有遵守承諾,逼死太祖的兒子,最後還是立自己的兒子為帝。
心中想到自己和幾個哥哥,好像也沒有得到窩闊台的信任,現在窩闊台去世後,汗位還是由他的兒子貴由來繼承。
自己兄弟現在還在四處征伐,為蒙古打江山。
楊過見忽必烈沉思,也不打擾他,讓他好好的思考一下。
不一會,忽必烈笑笑說道:“楊少俠,你的話,確實讓小王陷入沉思,讓我不得不好好考慮一下,自身現在的處境。”
楊過笑笑道:“王爺,你現在帶兵圍攻襄陽,短時間也很難拿下,還要損兵折將,到頭來,你又能得到什麼呢?”
郭靖也說道:“王爺,蒙古人講究實力為上,你如果不能保存自己的實力,以後拖雷安達這一脈,將讓人擔憂啊!”
忽必烈看著二人,苦笑道:“小王現在,實力不強,無法左右局麵,也隻能見步行步。”
楊過笑笑道:“既然如此,王爺何不回去,和你兩位兄弟聯絡,慢慢發展自己的勢力,勝過在襄陽和我們打生打死的,不但落不到任何好處,還損兵折將的。一不小心丟了性命,那就更劃不來了。”
忽必烈給楊過說的,有點心動,可就這樣灰溜溜的一仗未打,就撤兵對他的威信影響不好。
郭靖也誠懇的說道:“王爺,現在大宋雖然積弱,也不是你們一時半會能拿下的,畢竟漢人的數量還是很多的。不如我們現在罷兵,給雙方一個緩衝的時間,對你我來說都是好事。”
忽必烈心想,漢人懦弱,宋朝腐朽無能,時間越長,估計戰力越是低下,還不如等自己實力強大之後,再來攻伐,那時勝算更大一些。
隻是如何體麵的退兵,倒是要好好的考慮一番。
楊過見他意動,也不再多說,示意郭靖放開他。
郭靖隨手解開忽必烈的穴道,微笑的說道:“王爺,今晚得罪了,我們就不送你回去了,你自己多保重。”
忽必烈見他們要放了自己,心中感到驚訝,有點不相信的看著二人。
楊過笑笑道:“王爺放心,我們說話算話,既然答應放你回去,就不會為難你。如果王爺不願意撤兵,我們到時在戰場上一決高下,那時我們不會再留手了。”
忽必烈看著二人,笑笑道:“既然如此,小王就多謝二位手下留情,以後如果有機會,小王自會報答今日之情,告辭了。”
忽必烈說完頭也不回的離去了。
楊過和郭靖看著忽必烈消失的背影,二人一起返回了襄陽城。
忽必烈回到自己的大營,眾將士見他無恙歸來,都很開心。
忽必烈說道:“各位都回去休息吧,有事明天再議。”
忽必烈在自己的大帳中,想著楊過和郭靖的話,一時間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次日早上,忽必烈召集手下將領來議事,連內傷未愈的金輪法王也被喊了過來。
忽必烈說道:“我們久攻襄陽不下,昨晚又被郭靖和楊過闖了大營,本王也被他們劫走,幸虧他們有所顧忌,本王才有驚無險的,回到大營。大家認為我們下一步該如何行動?請大家說說各自的想法。”
手下眾將,對襄陽的堅城防務,感到非常棘手,一時也沒有好的辦法。
忽必烈見大家都不說話,便向金輪法王詢問道:“國師可有什麼好的建議?”
金輪法王苦笑說道:“王爺,老衲認為,我們不如暫時撤兵,以待時機。現在襄陽有楊過和郭靖在,我們一時很難拿下,再加上他們二人武功高強,我們這邊無人能夠抵擋,如果戰況膠著,他們再來大營行刺,那時估計大汗就會有危險。”
其他眾將見金輪法王這樣說,一時也都默不作聲,知道昨晚的事,已經讓他們見識到楊過和郭靖的厲害。
如果他們再來一下,估計還是很難抵禦的住。
忽必烈見大家都不做聲,顯然是支持金輪法王的意見,也對楊過和郭靖的超強武功,感到束手無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