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看,雖然我很小就沒有媽媽了,不過總感覺你和你媽的相處模式有點奇怪。
你仔細說說,我給你分析分析,好歹我也是學過心理學的。”小顏雙手抱胸坐在沙發上,擺出一副準備答疑解惑的樣子。
我翻了個白眼,“嗬嗬,你那是犯罪心理學!”
“不要在意這種細節嘛~犯罪心理學就不是心理學了?
甜豆腐腦就不是豆腐腦了?”
“豆腐腦我隻吃鹹的!”
“行啊,彆一說吃的就來勁兒,說說你和你媽怎麼回事兒來著。”小顏笑著打哈哈,很自覺地從茶幾上拿起個蘋果啃了起來。
我也確實需要傾訴解壓,感覺說出來了,好像那種壓抑感就有人替我分擔了。
我說了很多從小到大,我和我媽之間的事。
比如小時候我媽問我想選什麼興趣班,我說想學羽毛球,我媽說不行,女孩應該學跳舞,理由是體型好看。
問我想吃什麼菜,我說炸雞,她說不行,最後吃了淡而無味的烏雞湯,還是加了枸杞的那種。
還有,我所有的衣服都必須符合她的審美,大學之前幾乎沒有穿過自己喜歡的衣服,我當時甚至寧可穿校服。
諸如此類的事情太多,尤其是上了大學之後,我媽就從原來總是喜歡規定我做什麼,變成了我喜歡的她幾乎都反對。
簡直就像聯合國裡的大漂亮,但凡東大主張的,大漂亮不用想就投反對票。
為了讓她高興,我隻能一次次的妥協,真是越說心越累。
小顏聽完後點評道:“那你還能長成現在這樣的性格,真是挺不容易的。”
“那是我天賦異稟!”
“其實,我覺得你媽就是典型的掌控欲比較強,她是不是從小被你姥姥姥爺管得很嚴?不管是學業上,還是生活上,都要按照她父母的標準來。
比如考試必須考前三……”
“不是,我姥姥說我媽小時候都是考第一。”
小顏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對學霸的世界,我不是很熟。
你媽是不是特彆聽她父母的話?”
我想起她都能聽姥爺的話,把心上人讓給小姨,應該是十分聽話的吧,反正她要是讓我把蕭世秋讓給鄧思思,我肯定當場掀桌子。
我點點頭,“對,我媽簡直把我姥爺的話當聖旨!”
“那就對了,這種環境裡長大的人,他們會把‘控製’看作是‘愛’,把‘服從’認為是‘安全’。
當他們把這種邏輯當作自己的生存邏輯時,成年後,尤其是自己有了孩子後,自然便會將這套模式複製到孩子身上。
他們腦中根深蒂固的觀念是,父母就該管教孩子,不聽話就是錯的。”
聽她的話,我連連點頭,“沒錯,你簡直是我媽的知音!我都想叫你洪姨了!”
“你還挺貧的啊~”小顏有些好氣又好笑地說,“你覺得大學以後,你媽喜歡和你作對,應該是你不在她身邊了,她覺得自己的掌控力變弱了。
所以需要不斷地用反對你的想法,來確定她自己對你的掌控力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