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座坐落在半山腰的小寺廟,黃牆黛瓦,看起來寧靜而莊嚴。
山門半開,隱約可見裡麵嫋嫋升起的青煙。
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衝動瞬間攫住了我。
“停車!”我幾乎是脫口而出。
蕭世秋依言在路邊停下,側頭看我,“進去燒炷香?”
我望著那座的古寺,:“我想去給小軒做場法事,保佑他投個好胎,下一世可以平安幸福。”
蕭世秋順著我的目光看向寺廟,他毫不猶豫地點頭:“好。”
寺廟不大,卻很乾淨清幽,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味。
院中一棵古老的銀杏樹枝葉繁茂,灑下斑駁的光影。
一位穿著灰色僧衣、麵容慈祥的老和尚正在院中清掃落葉。
我們說明來意,老和尚雙手合十,念了聲佛號:“阿彌陀佛,小施主年紀輕輕便離苦得樂,也是緣分,請隨我來。”
他引我們來到大殿,殿內供奉著莊嚴的佛像,香燭長明,氣氛肅穆、祥和。
寺內做法事分了幾個檔次,倒是都有明碼標價,我挑了最貴的一檔,三十六名僧人連做七天法事,一共三萬六千元。
蕭世秋除了付了做法事的錢,還另外捐了一筆香油錢。
不一會兒,僧人們魚貫而入,他們披上明黃色的海青,神情莊重。
法事開始了,清脆的引磬聲響起,接著是低沉的誦經聲,伴隨著木魚敲擊。
僧人們的聲音抑揚頓挫,念誦著我聽不懂的經文,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
這種聲音真的能奇異地讓人心境平和,先前那種揪心的疼痛,漸漸地消失了。
我跪在蒲團上,雙手合十,閉上眼睛,虔誠地向菩薩祈禱。
若真有輪回,願你下一世平安喜樂,福澤綿長。
姐姐會記得你,永遠記得。
誦經聲持續著,木魚聲篤篤地敲在心上。
蕭世秋安靜地跪在我旁邊的蒲團上,他側臉在燭光下顯得異常沉靜,他的存在本身,對我來說就有一種強大的安定力量。
法事進行了將近一個小時,結束時,老和尚親自端來一碗清水,用柳枝蘸了,輕輕灑在供奉在佛前、寫有夏逸軒名字的往生蓮位上,口中念誦著祝福。
最後,他轉向我和蕭世秋,雙手合十:“今天法事已畢,接下去六天每天的法事施主可以通過殿內監控看到。
二位施主節哀順變,心存善念,自有福報。”
直播做法事還是非常人性化的。
我和蕭世秋深深鞠躬還禮。
從寺院出來,誦經聲帶來的片刻寧靜被山風一吹,散去了大半,心底又慢慢彌漫起淡淡的哀傷。
由於是工作日,寺院門前的停車場幾乎是空的,我們來時隻有兩輛車,現在倒是又多了一輛。
這不是旅遊景點,能來的多半都是善男信女,像我這樣臨時起意前來的,真是少之又少。
車子沿著盤山公路蜿蜒而下。窗外是鬱鬱蔥蔥的山林,但我無心欣賞。
蕭世秋沒說什麼安慰的話,隻是安靜地開著車,偶爾握一握我的手。
他那張骨相極好的建模臉,從側麵看顯得有些冷硬,但我看著就覺得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