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趙國的局勢,如今已是暗流湧動,風雨欲來。
秦國的大軍已陳兵邊境,對趙國的攻勢一觸即發,消息傳來,舉國嘩然。
百姓們議論紛紛,有人義憤填膺,主張拚死抵抗;也有人心生恐懼,拖家帶口,試圖逃離這片是非之地。
馮天禹一路走來,耳聞目睹皆是關於戰爭的討論,氣氛日漸緊張。
江湖上開始流傳秦國最新研製出的武道機關術利器,諸如留影石頭和留聲塊之類的新奇玩意兒,據說能夠將影像和聲音記錄下來,宛如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這些傳聞引起了馮天禹的興趣,他決定瞧瞧。
他在驛站停留了幾日,那裡是江湖人士和消息靈通之人頻繁出入的地方。
馮天禹花費了些錢財,從一些知情人口中得知,秦國確實在武道機關術方麵取得了重大突破,留影石頭和留聲塊的性能遠超想象,甚至可以用來記錄高手的武技和功法。
“有意思。”
馮天禹暗自思忖,“等到這些東西推廣開來,大家習以為常之時,秦國便將一些黑料放出來了。”
現在隻是風暴的前夕,“到時候,怕是江湖上,乃至朝堂之上的許多秘密都要暴露無遺了。
這些秘密,或許將成為秦國攻伐其他國家的輿論利器。”
一路走來,馮天禹見證了趙國的兵役景象。
鄉間的青壯年男子被迫應征入伍,村舍門前掛滿了招兵旗幡,長長的隊伍蜿蜒前行,朝著大城市彙聚。
路過這些鄉村時有三種情況。
一種早已被征兵帶走了青壯年,隻剩下一些老弱婦幼,村子一片慘淡的樣子。
還有一種,村子裡的人已經知道了消息,但征兵還沒有到這裡,這裡全都人心惶惶,許多人開始想辦法怎麼糊弄過去。
最後一種便是正在征兵,許多離彆的哭喊響徹村頭巷尾,不知道有多少眼淚浸濕了衣襟。
他不禁感歎,當權者的一聲令下,便將平民百姓如同牛馬般驅趕,任其驅使。
而那些江湖上有實力的強大的武者,官府則隻能好言相勸,不敢動用武力逼迫,畢竟武者一旦反抗,造成的破壞力遠非平民可比。
在刻意的宣傳美化下,還是有一些抱著升官發財的武者加入了軍隊。
觀察得差不多了,馮天禹朝著趙國與秦國的邊關方向遊曆過去。
這天,馮天禹路過一座城池,未作停留,徑直出了城門。
城外的官道上,大批百姓拖家帶口,往他來時的路而去。
人群中,有抱著啼哭嬰孩的婦人,有拄著拐杖的老人,有麵黃肌瘦的年輕人,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惶恐與疲憊。
長長的逃難隊伍延綿不絕,如同一條奔湧的河流,川流不息的人流不斷地流淌著。
馮天禹胯下那匹由納米機器人組成的駿馬,被他刻意調整成了凶悍的模樣,體型比尋常馬匹魁梧許多,四蹄粗壯,肌肉虯結,甚至有了一些反光的鱗片,喘息之間兩股白色的霧氣噴薄而出,一看就像是凶獸,令人望而生畏。
馮天禹身著一襲道袍,卻又背著長劍,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江湖俠客的豪邁氣息。
他端坐在馬上,目光掃過長長的逃難隊伍,心中暗歎不已。
一路行至午後,日頭高懸,天氣炎熱。
馮天禹遠遠地看見路邊有一個茶棚,裡麵擠滿了人。
走近一看,才發現都是些江湖俠客,有的赤著上身,露出精壯的肌肉;
有的戴著鬥笠,遮住了麵容;
還有的腰間懸掛著刀劍,氣勢不凡。
人群中,馮天禹一眼就認出了三個熟悉的身影:方彬、汪人熊和魏天澤。
三人顯然也看到了他,方彬連忙招手,高聲喊道:“馮道長,這邊!”
馮天禹驅馬上前,然後將馬兒拴了起來,很快便來到桌邊坐下。
方彬眼神一亮,指著馮天禹的馬匹說道:“咦,道長這馬兒好像有了一些變化,越來越強壯了。”
馮天禹打了個哈哈,笑道:“趙國可比紫藤王朝的元氣充足,它到這裡來可是吃了不少好東西,它倒是長膘了,我的錢袋子卻瘦了。”
聽馮天禹這麼一說,三人都不禁露出了笑容。
汪人熊隨即問道:“道長你這是準備去哪?”
馮天禹抬頭看了看遠方,緩緩說道:“我準備去秦國看看。”
說完,他又將目光轉回來,看著三人問道:“你們呢?”
方彬收斂了笑容,正色解釋道:“我們準備前往紫戈關抗擊秦軍。”
此言一出,氣氛瞬間變得沉重起來。
馮天禹看了看三人凝重的神情,沉默片刻後,讚歎道:“你們才是真正的大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說著,馮天禹伸手入懷,佯裝從懷中取出一個納戒戴在手上,隨後輕輕一揮,一壇美酒憑空出現在桌上。
這酒也很不錯,用了不少二階元藥釀製而成,是馮天禹之前在彆人的倉庫裡順帶“借”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