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安全,石海洋經常會陪著新人李尋海值班,新人需要多多去指導,教會他自己也省事。
什麼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都是扯淡,航海還是需要老帶新。
李尋海來自當時著名的貧困地區,號稱雙灌之一的地方。
李尋海說,“老家啥都沒有,父母好歹會點裁縫手藝,勉強夠生活,最近給廠家加工些零散的內衣。”
石海洋可是知道的,二副老家未來可是個好地方,世界各地的和諧生活可都靠這裡的產品。
他問,“是不是那種趣味的?”
“是的,父母開始嫌棄有點傷風敗俗不接這種單子,可人家都在做,後來慢慢的也適應了。
都是計件拿錢的,就那麼點布料,做起來很快,收入還行。”
李尋海雖然才二十四歲,他跑船好幾年,見過大風大浪也看過很多動作片,經驗已經很豐富。
“這玩意以後會很流行,你休假回家後,我跟你去看看。”
石海洋覺著大有可為。
李尋海有本地人的優勢,小夥子還很聰明,聊起相關話題妙語成珠,奇思妙想不斷,適合做那種事業。
就是差資金而已。
石海洋現在也有點錢,回去後再動員動員其他人,投資。
趁著現在還沒多少人關注,早點進場。
“我想乾到船長再下船,那趣味內衣有那麼好的前景嗎?”
李尋海比較好奇,那時候人的思想還處在一個朦朧時期,特彆是那方麵,雖然開放了,都在地下。
不像多年之後,出軌都那麼透明、奔放。
石海洋說,“相信我的話,家裡有廠不耽誤你做船長,
馬上手機都可以上網,遙控指揮快要實現了。
我們可以一起合作,為世界做點好事。”
他對李尋海有知遇之恩,李尋海也想為船長做點事情,他說,
“師傅我相信你,到時候你來我們老家考察考察,一起發展。”
還有十幾天過年了,石海洋對馬國慶說,
“加點車,爭取趕到裝貨港錨地那過年,平穩踏實。”
冬季受到季風的影響,他們船所經過的海域,刮的都是北風或者東北風。
往南開,正好一路順風。
負荷小,馬國慶又把主機轉速加了兩轉,船速平均達到了14節以上。
順風順浪,不搖不晃。
石海洋督促歪瓢大副帶著兄弟們把保養做起來,他得空就到駕駛台代駕駛員值班,讓二副三副他們去乾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