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敵在明,我在暗。”
“長社已經被圍,隻要波才那邊不出岔子,就是一個僵持的局麵。”
“而這樣的僵持局麵,十天半個月都改變不了。”
“即使我們增援波才,因為我軍沒有攜帶攻城器械,對他的幫助其實不大。”
“而且,徑直去支援波才,過早地將我軍暴露在敵軍視線之下,那麼我們這些天連夜趕路的辛苦,就全都白費了。”
“波才雖然勝了一仗,但是難題還在後麵。等到官兵大舉增援的時候,才是我們麵臨的最艱難的時刻。”
“既然官兵必然增援,官兵又不知道我們的存在,那麼,還有比這更好的埋伏的機會嗎?”
周倉恍然大悟:“將軍神機妙算,周倉自愧不如。”
陳玄指指山下:“你看這條山路,正是官兵援軍的必經之路。”
“要知道,現在是波才圍城,要說著急,官兵要比我們著急多了。”
“我們隻需要好生休養,靜待援兵趕到,然後攻其疲憊即可。”
長社城。
皇甫嵩站在城牆之上,看著城外烏泱烏泱的黃巾兵,麵有憂色。
“僅僅是潁川一地,黃巾就有如此規模。如果不儘快平定,恐怕會支援國之根本啊。”
他長歎一聲。
隨從以為他是在為大軍圍城而發愁,在一旁說道:
“大人,派往曹操大人的信使已經返回了。”
“想來再過幾天,曹操大人就能帶兵趕到了。”
皇甫嵩輕笑一聲:“曹操?”
“你可能不了解此子的為人。”
“曹操素來狡詐,兼又十分多疑。”
“等他來支援,我們可要等上好久嘍。”
隨從有些緊張:“那,這城下之圍。。。”
皇甫嵩擺擺手:“我剛才觀察波才的紮營之法,發現他不過是個徒有血氣之勇的匹夫而已。”
“隻等夜深敵軍鬆懈之時,城下之圍易解。”
隨從想起之前與波才作戰的場景,當時皇甫嵩可是敗退啊。
他不明白皇甫嵩為什麼這般有信心。
皇甫嵩看出他的疑惑,指指波才軍的營帳,說道:
“你看敵軍營帳四周是什麼?”
隨從定睛望去,不明所以:“屬下愚鈍,隻看到些枯草。”
皇甫嵩白撫掌輕笑:“我們的解圍之法,就在這些枯草上了。”
波才軍中。
“渠帥,您先是擊敗ab大軍,又將皇甫嵩圍困於此。”
“隻要等到拿下皇甫嵩,太平道內部,可就屬您功勞最大了!”
一名親信奉承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