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道友是否意識到這次出山,吉凶難測?”
趙公明聽聞一驚,急問:“陛下何出此言?”
帝辛輕輕歎了口氣,說道:“天道有常理,不會因聖賢而存續,也不會因暴君而毀滅。
然而在這次量劫中,人世間的命運也難以避免受到波及。”
他轉頭看向趙公明,繼續說道:“作為截教的高人,道友自然也被卷入其中。”
“儘管我為人皇,卻也無法完全確保你的周全。”
趙公明聽了後沉默良久,才開口說道:“貧道既然選擇了下山參與此事,早已抱定了必死的決心!”
“若能為陛下分憂,哪怕身死也毫無怨言。”
帝辛深受感動,說道:“道友的忠義令人敬佩,我會永遠銘記於心!”
但隨之而來的是他的憂慮,“話雖如此,在這次大劫之中,每一步都要小心謹慎。”
“道友如果能夠自保,便是對我商朝最大的幫助。”
趙公明點頭答應:“貧道定當謹記陛下教誨,行事多加注意。”
帝辛端坐在龍椅上,內心如同明鏡。
他雖然對趙公明的話語心存感動,但也明白這話語中的部分是客套之辭。
截教之所以會加入此劫,並非全部是為了商朝,更多是與闡教爭奪封神榜上的名額與氣運。
這個榜單非同小可,事關無數修仙者的前途和命運。
闡教製造出這個封神榜,無外乎是因為他們自身的殺業太重,需要找人頂替來化解其劫難。
在當年三皇五帝時期,為了助軒轅取得人皇地位,不得不屠戮包括蚩尤在內的眾多族群,因此欠下了巨大的業力。
天道眼中,不論身份如何,蚩尤依然算作人族一員。
而今隨著封神榜的影響擴散,闡教十二上仙紛紛行動起來尋找替罪羊以解脫他們的業力。
帝辛心中清楚,那些被列為名單上的人如楊戩、哪吒等多半是為了替闡教抵銷業債,更彆說闡教還打著如意算盤企圖將截教也牽連進去共同背負這些災禍了。
帝辛心中冷笑,暗忖絕不能讓這一切陰謀得逞。
為此,他對趙公明悄聲傳達了自己的看法,“趙道友,請你靜聽我言。”
帝辛低聲有力地繼續說:“封神榜一事,實則是闡教為解自身劫難所設計的手段,上榜之人不過是為其背負罪名。”
“像楊戩、哪吒等人登封神榜,無非是要為闡教贖清宿孽;十二上仙更是意圖深遠,欲拉攏你們截教共渡難關。
我身為,怎能坐視不理?”
趙公明聞言皺眉沉吟道:“陛下所言極是,貧道也曾有所察覺,不曾想到他們會采取如此下劣手段。”
帝辛繼續警示:“截教素以正義行天下,然而此次封神榜之爭關係極大,稍有疏忽恐陷萬劫不複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