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華抹了抹眼淚,女兒們的日子也是好起來了。
……
玻璃鏡震驚大乾上層,這絕對是劃時代的產品,有些人心中打起了歪主意。
如今大乾都城封開,千金求一鏡,玻璃鏡已經不隻是有錢的象征,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榮親王對管家說:“你去差人調查調查,這玻璃鏡到底是誰造的,想辦法把製作玻璃鏡的工藝買下來。”
“是,王爺,如果那邊鬆口賣的話咱們給多少錢?”管家問。
“就給十萬兩銀子吧,窮鄉僻壤之地,能研究出來個值錢玩意兒不容易。”
“是,王爺。”管家躬身告退。
……
元盛將生意的事情處理好後,便回到石鼓書院,繼續專注學習,為院試和鄉試備考。
元盛已經是童生,升到了甲四班,幾位好友和他一起升進甲四班。
元盛有雜文基礎,又有王宜春和趙信然兩位名師,全力輔導,短短時日,雜文水平又上升了一個高度。
此外,元盛還花了許多時間在律法上,將律法背熟之後,元盛開始嘗試寫斷案書,這一方麵,元盛除了跟著書院的兩位先生學之外,還向文東昊請教了不少知識。
文東昊從實力入手,為元盛一一講解。
元盛全力備考之際,被多人騷擾。
有些已經親自找到了書院。
元盛既然決定這時候做鏡子,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其中有一位是榮親王的管家。
元盛正在向王宜春先生討教自己寫的讚文如何優化,就聽到徐洋說有位鼻孔朝天的老家夥找他。
元盛隻好向王先生告辭。
榮親王管家趙昌德看到來人是一位布衣少年,不禁樂了,他問了書院裡一位元姓學生,據說以前還是本家,鬨了矛盾後,雙方才不來往。
這個叫元盛的少年,家裡世世代代都是種地的小農,他比較聰慧,發明了元氏犁,又發明了玻璃鏡,帶著莊戶爹娘過上了好日子,如今考過了縣試和府試,是一位童生。
要他說,親王給了他十萬兩銀子的額度都高了,這種沒見過什麼世麵的農家子,給他五萬兩他就得感恩戴德。
趙昌德坐在椅子上,看著走進舍監的元盛,抬了抬眼皮問道:“玻璃鏡就是你發明的?”
“正是。”
元盛見趙昌德一副牛逼哄哄的樣子,自己進門他也沒起身,反客為主把自己的舍監當成他家了,元盛也沒給他好臉色。
趙昌德一臉嫌棄,果然是鄉下人,沒見過什麼世麵,基本的禮貌都沒有。
趙昌德麵露不悅,嘴一撇,用自以為威嚴的聲音說:“你可知道我是誰?”
元盛向來是彆人敬他一尺,他敬彆人一丈,他現在也不是毫無背景的小子,這種不懂尊重彆人的裝逼貨,他也不慣著。
喜歡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請大家收藏: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