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一波半文錢一斤的時候,他也沒有趕上。價格就開始暴跌,一文錢五斤。
終於,元來福又開始半文錢一斤收辣椒,他想將自己的辣椒賣給元來福,他讓自己大兒子的,但是元來福居然不收。
元來福說:“你們一直在壓榨我,在坑我,完全不顧我和家人的死活,我為什麼要管你們,你們愛賣給誰,賣給誰,反正我是不收。”
最後,他家的辣椒有些五文錢一斤賣了,有些六文錢一斤賣了,不但沒賺到錢,還賠了錢。
每每想到此,元來誌都要感歎元來福這人刻薄寡恩,自私小氣。
這種人如此小肚雞腸,格局如此之低,一定辦不了大事,這種人教出來的兒子,又能好到哪裡去,元盛……也就這樣了。
如今,元來誌又聽說元弘讓又帶著人種棉花,但是自己大部分種的都是辣椒,隻種了十畝棉花,便撇了撇嘴。
反正這些人愛種什麼種什麼,他是啥也不想了,就種糧食。
元盛有辣椒作坊,老家的這些辣椒肯定不愁賣。
他又沒有銷售渠道,隻能讓長工種糧食。
元來誌又咒罵了元盛和元來福兩句。
元來福也把種棉花這事,跟村裡人說了,尤其是跟元家關係好的那幾家。
元來福如今處理的事情也比較多了,即使是跟張老太,也他沒說保底的話,隻是說:“老姐姐,我家要種春棉花,我聽元寶說,這東西估計價格要漲。”
至於鄉親們要不要跟著種,就看他們自己的選擇。
彆的不說,如果遭遇大旱呢,到時候棉花結不了棉桃,如果他讓人家種,最後人家來找他,他是管還是不管。
他是好心幫助村民,好心幫助朋友,但是他不能因為自己的好心,反而給兒子惹事。
張老太一家子,對元家十分信任,當初元盛感染風寒昏迷,她家也隻是借了一點錢,但已經跟著元家沾了太多光。
元來福專門跑這一趟,不是白來的,元寶也不會白說這些話。
張老太當機立斷,跟著元家種棉花,所有地都種上春棉花。
王巧兒想說點什麼,但是想到元家的所作所為,又識趣地閉上了嘴。
老太太眼光好,聽老太太的準沒錯。
對於孫慶有,元來福就直說的,讓他放心種,隻要種的棉花沒問題,元家就收,收入肯定比種地強不少。
孫慶有啥話都不說,趕緊打聽如何種棉花,買棉花種子,跟著就將自己的地全部都種上了。
村裡大部分人還是好的,比較惡心人的,也就是陳長壽李勇這種。
不但一點感恩之心沒有,還想著搞到自家的配方,賣給彆人賺錢。
二牛這類也很過分,元寶給他們將辣椒談到一文錢一斤的價格,他們不但不感激,還要罵他們黑心。
他們罵自己,元來福能忍,他們罵自己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的寶貝兒子,元來福絕對不能忍。
這種人他元家惹不起。
趙織花扭著大腚走到元來福麵前,“叔,我看慶有叔也跟著你們種上棉花了,我家跟著種上棉花,到時候元家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