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洪武看到大家表態,心裡滿意,這就是他的目的。
隨後,褚洪武又拿出一批提花府綢,“大家看這匹府綢上的提花刺繡,如此精美,這樣的一匹布零售價竟然隻要八百文。所以,我推測,那個織造廠不但掌握了改良棉布的技術,還發明了用機器刺繡的技術。”
大家看著府綢上的提花,再次震驚住。
究竟是多麼心靈手巧之人,竟然一次性有這麼多發明。
鄭放說:“行首,您就不要賣關子了,快告訴我們到底是哪裡的織造廠生產的吧!”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褚洪武身上。
褚洪武這才不慌不忙地說:“冀州淶源縣的元氏織造廠。”
“冀州的?冀州的織造技術不是十分落後嗎?隻會做一些粗糙的土布,技術怎麼突然飛躍了?”
“冀州姓元的,從未聽說過。”
“行首,這姓元的到底什麼來頭啊?”
“是啊,行首,這姓元的到底什麼背景?”
大家迫切想知道元氏織造廠的靠山是誰,隻有知道了姓元的背景,他們才好瓜分蠶食。
褚洪武歎了口氣,“諸位也知道,冀州吏治清明,咱們又身在外地,想吃掉元家的織造廠怕是很難!”
“元氏織造廠的東家叫元盛,是個十七歲少年,已經考取了秀才的功名。”
“元家以前就是貧農,家裡有幾畝薄田,元家的財富,都是元盛白手起家賺來的。”
“我估摸著元盛肯定有些靠山,但是靠山具體硬不硬就不清楚了。”
褚洪武簡單介紹了一下,元家的靠山肯定不簡單,但是他不想打消這些人的積極性。
都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他們這麼多人,說不定就能想到辦法。
大家各顯神通,說不定就搞到了元家的技術。
在場這些布商搞到元家的技術,他就有辦法讓那人拿出來跟他共享。
褚洪武可沒天真地覺得,這些人搞到元家的技術後,會像說的那樣,乖乖拿出元家的技術共享。
鄭放說:“一個泥腿子出身,竟然敢出來搞亂市場?姓元的怕是不要命了。”
“泥腿子出身?難怪定價這麼低,估計一匹布賺個十文錢,他們就覺得賺很多了。”
眾人心思各異,有人心中暗喜,如今他們已經知道了是那裡的織造廠,想要搞到元家的技術就沒那麼難了。
也有人覺得,褚洪武又精明又霸道,他之所以把這個消息放出來,不就是想讓他們打頭陣,跟元家鬥起來,好坐收漁翁之利嗎?
褚洪武倒是想的美!
有些老油條已經決定了先按兵不動,先讓那些急先鋒去跟元家鬥起來,他們再見機行事。
也有人覺得,以他們的實力,既撼動不了元家,也從褚洪武那裡分不到什麼殘羹冷炙。
既然元家的棉布這麼便宜,為什麼他們不先批發一些,拿去售賣呢?
不管眾人的目的如何,元氏織造廠的布,對整個江南的布商和織造商,帶來了巨大震撼!
所有布商都知道,布匹市場要變天了!
幾乎所有人都行動起來!
喜歡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請大家收藏:()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