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街在大乾京都的中軸線,南起朱雀門,北至宣德門,貫穿整個京都。
這個位置極佳,可以來參加圍觀的百姓很多。
張治通心想,到時候他倒要看看晉冀黨這次如何翻身,隨著案件的審理,他要將李秘扯進來!
隱相?嗬!手伸太長了,他要剁掉李秘的爪子。
張治通哈著腰,“好的,陛下,我叫人在此搭台,一定將此事辦的漂漂亮亮!”
張治通的奴才樣深得趙晉喜愛。
在大乾,文人地位頗高,朝會上,一眾大臣都是不跪的。
諸位大臣更像是輔佐皇帝的員工,而不是皇帝的奴才。
在這一眾大臣中,不管張治通在官員麵前的派頭如何大,他在乾帝趙晉麵前,永遠是一副奴才樣。
趙晉喜歡蹴鞠,他就研究蹴鞠技術,在比賽中給趙晉喂球,讓趙晉踢得更舒爽。
趙晉喜歡書畫,他就刻苦研究書畫,又有些天賦,逐漸成為了趙晉的知音。
張治通的這些小動作,並沒有逃過趙晉的眼睛,但是他並沒有覺得不好,反而更加喜歡張治通。
張治通從皇宮出來後,便開始著手操辦此事。
京都的學子和百姓們聽到傳言,陛下已經聽到了他們的聲音,公審元盛科舉舞弊案,宰輔大人正命人搭台。
眾人直呼陛下英明!
陛下並沒有因為他們是平民,就不顧慮他們的想法,百姓們為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
之前他們覺得皇帝,權臣隻顧著自己享樂,根本不管他們死活。元盛這事看來,是他們誤會陛下了,即使聖上之前做的有些不好的地方,也一定是受奸佞小人蒙蔽。
一路上有方和玉秉公處理,王城和並沒有難為到元盛。
元盛同方和玉同坐一輛馬車,吃食也很不錯,元盛心態很平穩,他把此次出行當成公差旅遊。
前麵兩世,他都沒有到過京都。
京都果然繁華,店鋪林立,街上百姓穿的衣服,也比較體麵。
他生產的棉布,已經經過中間商,開始在京城售賣,有些百姓穿著元氏織造廠生產的印花棉布,有些穿著府綢。
沿街也能看到有些糧店在售賣元氏辣椒醬。
更有些賣珍稀貨的,裡麵放著幾麵玻璃鏡,高價售賣。
有一條街十分深,元盛遠遠望去,有幾個破衣爛衫的人在活動。
那片區域應該是京都貧民區活動範圍,元盛相處理完科舉舞弊案,親自去看看。
不知道是誰走漏了風聲。
人們圍住了元盛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