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和臉上帶著輕蔑的笑容,“如此說來,除了你的先生,沒人為你作證了?誰都知道你財大氣粗,說不定私底下你早已經買通了趙信然!”
圍觀的百姓和學子們覺得有理,王文傑的證人可是詳細地講除了這些詩賦作出的時間和地點,而不像元盛,隻有一個書院先生證明。
當然,圍觀的一些少女們顯然已經相信元盛,看元盛的臉,一臉正氣!語氣淡定平和,根本不像會撒謊的人。
元盛反問道:“王大人,你有證據證明我買通先生趙信然嗎?”
王城和瞄了張治通和皇帝一眼,發現二人並未嗬斥元盛,有些氣憤地說:“沒有!但是這就是禿子頭上的虱子,顯而易見的。”
“王大人既然沒有證據,怎如那市井婦人一樣,信口雌黃?”元盛質問道。
林承允說:“宣趙信然等證人。”他隨後向皇帝解釋道:“陛下,案情複雜,我便親自派人又補充了一下證據。”
趙晉點了點頭。
趙信然心中有些忐忑,他知道元盛卷入了政治鬥爭的漩渦,相當危險,他們出來作證,他們便也卷入到這漩渦之中。
結局難料,生死難料。
趙信然不怕,石鼓書院的學子們也不怕。
隨趙信然一起來作證的,除了劉鴻飛和範誌遠,還有吳風華,孫毅和王尚春。
本來元盛的五姐夫孫高陽也要來,但辦案人員因他是親屬,不具備成為證人的資格,便沒帶他來京城。
趙信然等人為皇帝和大人們見禮。
林承允才問道:“趙信然,你先看看這詩集,元盛說這是他做的初稿,你協同修改的,此事是否屬實?”
“大人,千真萬確,這些詩賦都是元盛做的初稿,有些甚至改過五次,才呈現出最終的結果。”趙信然遞出手上的宣紙,“大人請看,這些是元盛做這些詩賦時,所用的初稿。”
林承允聲音陡然一冷,“趙先生,你可知作偽證的懲罰?你所說句句屬實嗎?”
趙信然道:“我所言句句屬實!”
隨後,趙信然詳細講述了數十首詩詳細的作詩過程,如果不是太冗長,他能將每一首的作詩過程都說出來。
林承允看到趙晉打了個哈欠,趕緊將人製止。
隨後,趙信然又詢問了劉鴻飛,範誌遠,王尚春,孫毅和吳風華。
劉鴻飛和範誌遠是元盛的同窗兼朋友,平日元盛作詩時,二人就有碰到過,二人便將遇到元盛作哪一首詩,當時的情形描述出來。
王尚春,孫毅,吳風華三人是元盛的朋友,三人去請教元盛知識,或者去找元盛玩時,也曾遇到過元盛在作詩。
三人便將過程講了出來。
麵對皇帝天顏,範誌遠還淡定一些,劉鴻飛王尚春、孫毅、吳風華聲音都帶著輕微顫抖。
兄弟如今有難,他們前來支援,沒想到還能見到當朝皇帝陛下。
王尚春這才後知後覺的發現,這案子真他娘的大啊!
正宰相和副宰相做主審官,皇帝監審,他自從知道皇帝就在台上後,心臟就開始撲通撲通跳。
在場圍觀的學子們有些糊塗了,不管是趙信然,還是那幾位石鼓書院的學子,說的話都看起來有理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