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國子監司業將上百份試卷送到朝堂。
大乾的官員都是曆屆科舉的佼佼者,尤其是前三甲,基本都擅長算學,偏科的人考不到前三甲。
上百名文官拿著李博士的試卷做了起來。
這張試卷可以說是李博士能出的最高難度了,比會試算學難度還要高出許多,把許多官員難住了。
國子監算學考場。
算學題目的難度比平日的考試難度大很多,昨天充滿雄心壯誌的學子們,想著代表大乾出戰,完虐西遼的學子們,此時一個個年頭耷拉腦的。
這也太難了。
本次考試一共十道題。
有些人直接一道題都不會,考零分。
很多人答對了一道。
會做一半的題目已經相當優秀,全部做完的寥寥無幾。
一交卷劉宏飛就問道:“誌遠,元盛,你們做完了嗎?”
範誌遠說:“做了七道題,剩下三道不會做。”
周圍的學子刷看過來,竟然會做七道?範誌遠太優秀了。
“做完了。”元盛答道。
啥?這麼難的題元盛竟然做完了?
之前還有人說元盛不上算學課是裝逼?人家元盛是真牛逼!
看看看看,這就是差距!
人家元盛題目全部做完,他才會做兩道題。
學子們看向元盛的目光滿是崇拜。
李博士開始緊鑼密鼓的改卷,其實批改起來很簡單,隻要將全部答完的挑出來便好。
一千六百多名學子,全部做完的隻有三十五人,還有十九個人有做錯的,真正篩選出來的隻有十六個學子。
結果比李博士預期的好。
他在這十六名學子的考卷中,看到了元盛的名字。
冀州元盛?
李博士對元盛印象深刻,冀州元盛,科舉舞弊案上用詩才震驚眾人,被陛下譽為詩仙。
更重要的是,此子自己的課程一節都沒有上過,剛進書院就提出免學算學。自己兩次邀請他來自己的公開課,想試試元盛的水平,元盛都拒絕了。
李博士看著元盛的試卷,此子算學水平確實了得,自己以為他過於驕傲,畢竟會試的算學難度要比鄉試難很多,看來是冤枉他了。
元盛有水平!
李博士對元盛有了更多期待。
隨後,國子監司業將朝堂上諸位大人的試卷拿了回來。
大乾一眾文官都是曆屆科舉考試的佼佼者,有三十二位官員將李博士出的十道題全部作對。
至此,經過第一輪選拔,已經挑選出了四十八位算學優秀人才。
國子監祭酒齊弘揚問,“李博士,大家都說這次的考試題目非常難,這四十八人卻能將其全部作對,可見算學水平實在了得。你覺得智鬥比試,有把握嗎?”
李博士搖了搖頭,“包括我自己在內,也隻是將已經有的算學知識學透了,並不能創造新的理論,那位西遼算學天才卻可以,我們不能鬆懈,繼續網羅一切能網羅到的算學天才。”
喜歡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請大家收藏:()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