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目白光淹沒了李霄所見的一切,李霄神情不變,緩緩感受著進入門後的變化。
此刻,腳下傳來的觸感成了李霄唯一的指引,讓他勉強能辨明前進的方向。
“六十七、六十八、六十九......”
李霄在心中默數著步數,緩慢而謹慎,耳中充斥著嗡鳴,仿佛有萬千蚊蟲在顱內振翅。
更詭異的是,李霄分明能感覺到自己手臂在擺動,卻完全看不到任何輪廓。
在這片純粹的白光中,連影子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當數到第七十二步的時候,白光突然開始褪去,如同退潮般從四周抽離。
李霄感到一陣眩暈,不得不停下腳步穩住身形,當他再次睜開眼時,眼前景象讓他呼吸一滯。
絕對的黑暗。
比之前任何一層都要深邃的黑暗,濃稠得仿佛能吞噬光線,哪怕手中燈火比之前更盛,卻隻能照亮三步之內。
而且這層走廊中還彌漫著令人不適的腐臭氣息,像是血腥與某種難以名狀的腐敗混合在一起。
李霄皺了皺眉,手持油燈緩步前行,昏黃火光在黑暗中劃出一道光暈,隨著他的腳步,這層走廊的詭異景象逐漸展露無遺。
目之所及之處,儘是斷壁殘垣,碎裂的磚瓦和傾倒的各種禮器柱散落一地,儼然是一座遭逢大劫的皇宮廢墟。
兩側廊柱上懸掛的宮燈早已熄滅,蒙著厚厚的灰塵。
李霄抬手用油燈將其點燃,燈罩上精致的紋路在火光中若隱若現,這工藝之精妙,絕非尋常匠人所能為。
隨著宮燈被一盞盞點燃,李霄還注意到牆壁上有著許多殘留著刀劍劃過的痕跡,深淺不一,像是經曆過激烈的打鬥。
當整個走廊亮起後,李霄發現這些廢墟被定格在一瞬間。
斷裂的梁木懸在半空,將墜未墜,散落的瓷器碎片保持著飛濺的軌跡,就連蛛網都凝固在風中飄蕩的姿態。
整個走廊如同被封存在琥珀中的標本,詭異而靜謐。
李霄環顧四周,目光掃過那些獨特的建築裝飾,旋即心中有了猜測,沿著長廊數起了房門。
“十一、十二、十三......”李霄緩步前行,腳底碾碎了幾片不知沉積多少年的青瓦。
他依次點過每扇門扉,當數完第十五個房門時,李霄身形微微一頓。
“果然是五代十國。”
李霄低聲呢喃,聲音在空蕩走廊裡激起回響,他凝視著最後一扇朱漆大門,“我原以為這層會是是盛唐,或者末年唐朝,沒想到竟是五代十國的亂世。”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也算是個的亂世了。”
五代十國,這是中國曆史上最混亂黑暗的時期之一,短短七十二年就更迭了五個朝代,十多個割據政權互相攻伐。
李霄站在幽暗走廊中,十五扇木門如守衛般林立兩側。
隨後李霄輕笑一聲,抬手推開了第三扇門,而後映入眼簾的是一間恢弘卻破敗的皇宮書房。
高大穹頂上彩繪的蟠龍已經褪色剝落,書架東倒西歪,古籍散落一地,正中擺放的龍椅金漆斑駁,禦案上也積了厚厚的灰塵,幾支腐朽的毫筆散落其間。
李霄環顧四周,發現除了自己的這扇門,這間書房內所有的門窗都被徹底封死。
他隨後朝禦案走去,隻見禦案上端正地擺著一本絹布封麵的簿冊,在滿室狼藉中顯得格格不入。
李霄拂去簿冊上的浮塵,露出深黑色的封皮,卻發現沒有名字。
“專門留給我的麼......”
李霄低語,旋即翻開第一頁,隻見第一頁上題著一行小楷。
“後來者,翻看此書時,望慎之又慎。”
墨跡已經有些褪色,但字跡間的凝重感卻透過紙張撲麵而來,令讀者能明顯感覺到其中的警示意味。
李霄並未過多在意,繼續翻動著書頁,紙頁摩擦時發出輕響,在書房中格外清晰。
“朕初登大寶,以武勇承天命,憶昔日金戈鐵馬,征戰四方,掃平後梁、威震四海,複我大唐盛世。”
“如今終得萬裡河山,皇宮殿內慶功,美酒尚溫,龍袍之上猶染沙場血氣。”
“可朕定都洛陽,克繼大統之後,每至深夜時,朕都感覺後頸寒意頓生,仿若芒刺在背,回首望去,四周空無一物,此後這異樣如附骨之疽,晝夜皆有窺伺之感。”
“十月,有道士上書,稱夜觀天象,見紫微晦暗,恐有邪祟侵擾龍體。不如廣設法壇,誦經祈福,或可消除此難。”
“朕承天命!何懼這些神神鬼鬼?”
李霄看完一段話就意識到這本書的主人是誰,後唐國主李存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