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壞的話語如同冬日裡凜冽的寒風一般,冰冷而又決然地從口中吐出:
“我對這個項目再也提不起半點興趣!”
那斬釘截鐵的語氣仿佛一把利劍,直直地刺向了徐刻。
麵對如此態度堅決的李壞,徐刻感到一陣無奈和無助。
然而,事情總要繼續推進下去,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彆無選擇,隻得硬著頭皮前往嘉禾公司,來挽救這個瀕臨夭折的項目。
說來也是神奇,當徐刻來到嘉禾並將這個項目介紹給周文懷時,後者竟然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這著實令人意想不到,畢竟在此之前,誰都未曾想到這個李壞看不上的項目,會入得了這位影視圈大佬的法眼。
至於徐刻究竟是如何施展自己那三寸不爛之舌,成功地說服周文懷的呢?
這其中的奧妙恐怕隻有他們二人最為清楚了。
或許是徐刻對該項目獨特的見解打動了周文懷;
亦或是他所描繪的美好前景讓周文懷看到了潛在的巨大商機……
總之,不管怎樣,周文懷最終拍板決定斥巨資2000萬元,交由徐刻來負責拍攝這部電影。
不過,李壞也很理解周文懷的意圖。
時間回溯到李壞穿越前的1983年,彼時的香港電影界正刮起一陣洶湧澎湃的熱潮——對科幻電影的熱烈追捧以及巨額投資。
那個時期,正值科幻電影在全球範圍內勢如破竹、橫掃千軍之際,諸如《星球大戰》、《et外星人》之類的影片紛紛創下驚人佳績,猶如璀璨星辰照亮整個影壇。
目睹這般輝煌成就,雄心勃勃的香港電影人們自然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渴望打造出一部屬於自己的科幻巨製。
在此背景下,邵氏與嘉禾這兩大赫赫有名的電影公司率先挺身而出,毫不猶豫地投身於這場投資科幻電影的狂潮之中。
就在同一年,它們不約而同地亮出了各自的王牌作品:
堪稱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為龐大的兩部港產科幻大片——《新蜀山劍俠》和《星際鈍胎》。
然而,若嚴格而論,將《新蜀山劍俠》劃歸為科幻片太過於勉強。
畢竟其故事架構與傳統科幻題材風馬牛不相及。
但不可否認的是,該片依然蘊含著諸多新奇元素和大膽想象。
嘉禾公司試圖是,想通過震撼視聽的特效場景和扣人心弦的劇情來征服觀眾的心。
隻可惜,在這個特定的時空中,由於邵氏公司出人意料地提前宣布停產,
原本該備受矚目的《星際鈍胎》,直接就悄然消失在了大眾視野裡。
得到了投資後,徐刻馬上回到了孔方。目的就是向李壞借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