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天剛亮,趙美娟就來了招待所,手裡提著熱乎乎的油條和豆漿。
“江老板,吃了早飯再走。”
兩人坐在桌子上吃了早飯。吃完,趙美娟堅持送江桃到碼頭,看著她買了回去的船票。
船離了寧波,海麵還算平靜。
江桃坐在艙裡,沒像來時那樣閉目養神。她看著船行的方向,心裡想著事情。
船到中途一個小碼頭停靠時,她突然提起包,跟著幾個零星的乘客下了船。
這是個小縣城,碼頭簡陋。
江桃下了船,碼頭附近就有一條商業街。
街道不寬,兩旁多是些雜貨鋪、五金店。拐過幾個彎,看到一個不大的百貨商店。
她走進去。服裝櫃台掛著的衣服樣式普通,布料做工也很一般。售貨員是個中年女人,坐在凳子上打折毛衣。
“同誌,這襯衫怎麼賣?”
“十二塊五。”售貨員頭也沒抬。
江桃摸了摸料子,是普通的的確良,針腳稀疏。她又看了幾件外套和褲子,做工都粗糙,款式更是老舊。
“有沒有樣子新點的??”
“沒有。”售貨員終於放下手上的東西,打量她,“要好的去滬市買,我們這兒就這些。”
江桃沒再多問,出了商店。又在其他的店轉了轉,看到兩家裁縫鋪,門口掛著些做好的成衣,樣子稍微時髦一點,但料子一看就不好。
她直接進店,靠著口才跟店裡的裁縫套起了近乎。
“老師傅,咱們縣城年輕人買衣服都去哪兒?”
“還能去哪兒?條件好的去滬市或者寧波,差的就在這兒將就唄。”老師傅搖頭,“咱們這,沒什麼好東西。”
江桃若有所思。
她寵著老師傅笑了笑:“多謝您告訴我這些,您的手藝這樣好,東西肯定能大賣。”
江桃發現這個小縣城也沒什麼好逛的。
中午隨便找了個攤位吃了飯,就馬不停蹄的買了去其他地方的車片。
顛簸了快一小時才到另一個縣城。這裡比上一個熱鬨些,街上人多。她找到縣裡最大的百貨公司。
這裡的服裝櫃台大了不少,衣服樣式多了些,甚至看到幾件模仿廣州風格的。但細看,做工還是很粗糙。
“這西裝多少錢?”
“四十八。”售貨員看到她感興趣,態度頗好的回答。
這價格驚到江桃了,她幾乎是一瞬間就放下了。
江桃借口顏色不合適,走了。
又逛了逛縣裡的集市,地攤上的衣服花樣更多,但質量特彆的差,線頭喇手。
她在一個攤位前蹲了半天,看人來人往,討價還價。發現這裡的年輕人確實舍得花錢,隻要樣子新,哪怕料子差些,也願意掏錢。
傍晚,她坐最後一班車回碼頭,趕上了晚班回滬市的船。
船艙裡燈光昏暗
。江桃從旅行袋裡掏出個小本子,就著昏暗的等光,把今天看到的、聽到的簡單記了幾筆,下麵的小縣城缺好貨、年輕人舍得花錢、大有可為。
合上本子,她看著窗外漆黑的海麵。周邊這些地方,市場比她想的大,隻是缺好東西。寧波有趙美娟,這些縣鎮呢?
回到滬市,家裡晚飯點早過了。灶披間還亮著燈,顧有為在給她溫粥。
“怎麼又晚回來了一天?”他端出廚房溫著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