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春風馬不停蹄,又吹向了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坡。這片厚重的土地,在春風的潤澤下,煥發出彆樣的生機。
乾澀、死寂的黃土,在春風帶來的濕潤氣息的滋養下,變得鬆軟起來。山坡上,人們扛著鋤頭,播下希望的種子,歡聲笑語回蕩在山穀之間。
杏樹、梨樹像是收到了春天的邀請函,在春風的輕撫下,紛紛抽出嫩綠的新芽。沒過多久,漫山遍野的杏花、梨花便會競相綻放,白的像雪,粉的像霞,為這片土地增添一抹亮麗的色彩。
最後,春風輕盈地飄進了如詩如畫的水鄉江南。這裡原本就溫潤秀麗,在春風的渲染下,更是美得讓人陶醉。
春風拂過湖麵,湖水泛起層層漣漪,宛如一塊被微風輕拂的絲綢,波光粼粼。
岸邊的垂柳,在春風中搖曳生姿,細長的柳枝像是少女的發絲,輕輕拂過水麵,引得魚兒不時躍出水麵,與春風嬉戲。
桃花、杏花、油菜花等,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競相綻放。紅的像火,粉的像霞,黃的像金,將江南大地裝點得五彩斑斕。
烏篷船在河道中緩緩前行,船槳劃開水麵,激起的水花與春風交織在一起,船上傳來悠揚的吳儂軟語,仿佛是在訴說著春天的故事,構成了一幅充滿詩意的水鄉春景圖。
春風如同破曉的曙光,輕柔卻有力地吹進了江南的每一條小巷。稠城的街巷裡,煙火與喧囂交織,人們的臉上帶著對未來的迷茫與期待。
一個年輕人站在自家那狹小昏暗的閣樓裡,腳下是堆積如山的雞毛,空氣裡彌漫著雞毛特有的氣味。
他手裡緊緊攥著一份皺巴巴的報紙,上頭關於春風的政策解讀,已被他翻看得邊角發毛。
窗外,鄰裡們的議論聲此起彼伏:“聽說種花家要大變樣了,可咱小老百姓,能有啥機會?”
“安穩日子才是真,彆瞎折騰,這做生意,風險可大著呢!”
一個年輕的女孩坐在一旁,神色憂慮:“江河,咱起早貪黑撿雞毛,雖說賺得不多,但好歹能糊口。這下海做生意,要是虧了,往後日子咋過?”
年輕人站起身來,走到窗邊,望著外頭熙熙攘攘的街道,深吸一口氣:“玉珠,時代不一樣了,不能再守著這點雞毛過日子。現在上麵鼓勵,機會就在眼前,咱得試試!”
第二天,已經下定了決心的年輕人來到義烏的集市上。
這裡人聲鼎沸,攤位一個挨著一個,擺滿了各種日用品,可貨物種類並不豐富,樣式也陳舊。
穿梭在人群中的年輕人,眼睛像鷹一般銳利,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看著人們在攤位前挑選商品時的表情,聽著他們的抱怨與需求,陳江河心裡有了盤算:做小商品批發生意。
年輕人開始四處奔波,向親朋好友借錢,拚湊出了一筆啟動資金。
懷揣著這筆來之不易的錢,年輕人踏上了前往羊城的火車。綠皮火車裡擁擠不堪,悶熱的空氣讓人喘不過氣,汗臭、腳臭混合在一起。
陳江河緊緊護著懷裡裝錢的布包,熬過了漫長又顛簸的旅程。在這裡的批發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小商品讓他目不暇接,他一件一件地挑選,仔細比對質量和價格,裝滿了幾大編織袋。
“這從港城來的貨就是不一樣啊,聽說是什麼飛龍集團生產的,我得好好把這個分銷商的名片給揣好,說不定下次還找他拿貨呢……”
又是一路綠皮車,年輕人重新回到了老家,在集市上支起了第一個攤位。
起初,攤位前冷冷清清,偶爾有人路過,也隻是匆匆瞥一眼。
年輕人開始發揮他的特長,他扯著嗓子,熱情地向每一個行人介紹商品:“瞧瞧嘞,都是羊城來的新鮮玩意兒,彆處可買不著!”
慢慢地,攤位前的人多了起來,人們被那些新奇的小物件吸引,開始詢價、挑選。一天下來,年輕人賣出了不少商品,雖然利潤微薄,但他的眼裡滿是希望。
生意逐漸有了起色,難題卻接踵而至。同行的競爭、貨物積壓、資金周轉困難……每一個問題都像一座大山,橫亙在他麵前。
但年輕人好像天生就屬於這一行一樣,從不退縮,他開始不斷琢磨經營之道。
根據顧客反饋調整進貨品類,還想出了“以物易物”的銷售方式,在物資匱乏的當時,吸引了眾多顧客。
沒過幾個月,年輕人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批發店鋪,店麵寬敞明亮,貨架上擺滿了來自各地的小商品。
曾經質疑他的鄰居們,如今也對他刮目相看。站在店鋪門口,望著熱鬨繁華的街道,心中感慨萬千。
他知道,是那場春風,給了他改變命運的機會,讓雞毛也能飛上天,讓這個時代充滿無限可能。
站在羊城的街頭,這位黃土高原上的漢子隻覺眼前的一切像一場光怪陸離的幻夢。
浪潮正洶湧澎湃,羊城作為前沿陣地,滿是前所未有的活力,和他生活的陝北小山村截然不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