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婚後愛”這種情況在老家農村並不少見。
有了相親這個環節,就有了信譽的基礎,大大壓低了婚前了解和信任的過程,這種婚姻,在古代和以前,其實才是常態。
這幾年,隨著大齡青年越來越多,傳統的相親結婚模式又在城市裡開始興起。
婚禮當天晚上,大部分客人已經離開,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耍了一會兒早早的就回去了。叔伯們也一個個先後返家,一家人終於得空坐下來聊聊。
謝淩風就講了書記、紀委林書記和縣委辦秦主任三位縣委領導隨禮之事,父母當然高興,覺得兒子給給自己臉上爭光了,大哥就不用說了,兄弟情深,一切儘在不言中,更興奮的則是大嫂,覺得自己確實沒有選擇錯誤,有這樣一個出息的小叔子,想來未來日子也不會太差。
就是講出去在閨蜜麵前顯擺顯擺,也是倍兒有麵子之事,她們哪個的婚禮曾經或可能會有這樣幾位大佬隨禮?
何況鄉鎮的書記也親臨到場,並擔任了自己婚禮的證婚人,這份榮耀也是能顯擺很久的。
不過謝淩風還是叮囑家人們不要將此事泄露出去,大家心裡清楚就好,免得給領導們帶來不好的負麵影響。
大兒子的終身大事終於得以圓滿解決了,小兒子又這麼有出息,父母心裡終於鬆了一口氣,更是洋溢著喜悅,覺得之前數十年含辛茹苦的辛勞也值得了。
當然,作為父母,小兒子沒結婚,義務就沒有完成,不過暫時不急。
夜夜難熬夜夜熬,關關難過關關過。
謝淩風是婚禮的第二天上午返回縣城的。
婚禮結束了,接下來的一些瑣碎事務就與他沒有什麼關係,主要是根本就插不上手。農村的婚禮與城裡的程序大不一樣,插手還容易添亂。
臨近年關,還有一個多星期就是春節,縣裡的忙碌可想而知。
先回到秘書科轉了轉,與大家打過招呼,還將帶回來的糖果散發給大家,簡單解釋了大哥結婚的事兒,隨即又來到秦主任辦公室,正好領導在,向領導表達了感謝,也給主任給給了幾顆糖果。
“淩風,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你大哥婚禮的後續事宜應該還沒完吧?”秦主任原以為謝淩風最早應該會在今天下午才能返城,沒想到還沒到中午就看到對方出現在了自己的辦公室。
還有客人沒有離開吧?
“主任,我們老家的紅白喜事您曉得撒,一般也就持續個三天就差不多了。昨晚上大部分客人也離開了,其他事我也插不上手,還不如早點回來。”
“好。我這裡沒什麼事兒,你去書記那邊看看吧。”
離開秦主任這裡,謝淩風這才來到書記辦公室外,敲了敲門,傳來書記的聲音“進來”,推門而入。
辦公室內隻有書記一人,看到麵前突兀出現的年輕人,書記似乎也微微一愣,“淩風?這麼早就回來了?”
“書記,我在家裡也沒什麼事兒,尋思著就回來了。”說著,來到書記麵前,將一個紙盒子輕輕放在書記辦公桌,“書記,這是喜糖,帶點給您嘗嘗。”
“好,我空了嘗嘗,也沾點你大哥的喜氣。”書記說道,“對了,等會兒高新區的曾書記要過來,你迎一下。”
高新區的曾書記,那就是與秦主任一起新晉的縣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曾友輝了。
“好的,書記。”
看到辦公室沒什麼事兒,謝淩風就出門,隨後打開秘書室。
僅僅隻是闊彆了不到兩天,謝淩風竟然有“如隔三秋”之感。將辦公室打掃了一遍,桌子、電腦擦拭了一番,這才滿意的坐了下來。
看了看時間,馬上就是上午十一點。
按照老家的規矩,隻要隨禮的客人,即使沒有參加婚禮,也要設法給客人返點喜糖之類的小禮品,主打一個心意。紀委林書記那邊就隻能另外找個時間把喜糖送過去了。
沒多久,就聽到走廊裡傳來腳步聲,謝淩風連忙小跑到門口,果然是曾書記過來了。
“曾書記好。”
“小謝,額,淩風,你好你好。書記在嗎?”曾書記四十多歲的年紀,看起來精神抖擻。
人逢喜事精神爽。
“在的,在的,書記已經吩咐過,曾書記來了直接進去就是。”謝淩風也已經總結了一些經驗,隻要是縣委常委級彆的領導過來,書記吩咐自己迎接的,他均會這麼說。
不管書記是否真的有此一說,至少會讓聞聽者心裡舒坦不是。
果然,謝淩風就看到曾書記臉上浮現出笑容。
謝淩風按照慣例,輕輕敲了兩下,隨即就推門而入。
曾書記與書記寒暄,謝淩風就為前者端茶倒水,隨後就出門關門。
不管前任書記崔明國如何如何,至少他當初力推搞高新區的眼光和魄力,謝淩風還是認可的。
不容置疑,高新區肯定會對一縣之發展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隻是怎麼將其真正的發展起來,充分發揮好其火車頭的功效,卻有待商榷,也是大多數園區亟待解決的難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