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鎮碼頭。
原本碼頭這裡是很小的,僅能停靠幾艘小船。一個鄉鎮碼頭能有多大?
從碼頭這裡,之前修建有數十級台階和一條可通行車輛的道路直通上麵的街道。
在附近還有一些零星的建築,但幾乎沒有住人,就是那種堆放貨物的臨時庫房等。
既然要徹底打造碼頭和觀光旅遊,這些房屋自然就要拆遷。
一大早,碼頭這裡就熱鬨起來了,仔細一聽,還夾雜著男男女女的大聲喧鬨和喝罵聲。
“各位各位,我們武義碼頭要改建這件事情鎮裡早就通知了大家,鎮裡事先也與大家進行了溝通,談好了拆遷賠償的標準。怎麼現在臨到拆遷了,你們卻聯合起來反悔了?”
城建站站長楊建華一副無奈的表情,聲嘶力竭的大聲解釋。
“你們這個標準太低了,之前我們不曉得,鎮裡這不是嗬我們嗎?”一個中年婦女不甘示弱,大聲嚷嚷。
“就是,嗬我們不懂法律所。”
“反正價格不漲上去我們堅決不同意拆遷。”
圍著的十多人紛紛附和。
“靜一靜,靜一靜,大家聽我說兩句。”
水利站站長楊平此時站了出來。
“說啥子,你們都是一夥兒的,一個調調。”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懟道。
頓時又引來一陣附和。
土地所所長蘇富民和其他兩位工作人員站在邊上也不知所措。
“大家都曉得碼頭改造項目是鎮裡大力推動的重大項目之一,也是謝鎮長親自跑到外地去招商引資搞成的項目,更是為了我們武義鎮的發展,也是為了大家子孫萬代的長遠打算。可以說,這是我們武義鎮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再說了,大家都是鄉裡鄉親的,低頭不見抬頭見,你們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胡攪蠻纏,這讓你們怎麼在其他鄉親們麵前抬頭?你們的子女還怎麼在鎮裡出入?”
楊平的口才不錯,大家暫時陷入了沉默。
圍觀的人群也不少,有人就低聲私語:“就是,這可是關係到我們全鎮老百姓的利益,如果他們幾個因為一己私利,把這個項目攪黃了,那澤這個損失誰來承擔?”
“是啊,要是鎮裡一氣之下,另外找個點進行開發,無非是多花點時間和錢嘛,他們說不得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什麼都撈不到。”
鄉親們的議論聲也傳到了那幾個房主的耳中,幾個相對年輕的男子臉上就出現了遲疑的神色。
之前大吵大鬨的那位大娘一見似乎有點不妙,當即又站了起來表示反對。
反正一句話,就是要求鎮裡提高拆遷的價格,否則他們堅決不搬雲雲。
主打的就是一個“胡攪蠻纏”。
這種情況其實在鄉下不在少數。
楊平幾人頗有一種“秀才遇到兵”的挫敗感。
事情再次陷入僵局。
蘇富民一直沒有發言,一看形勢不妙,走到一邊,拿出手機就打了出去,“鎮長,碼頭拆遷這裡出了點問題”
電話那頭的謝淩風聽完蘇富民的彙報,沉思片刻,吩咐道:“這樣,你們讓他們挑選三個代表到我這裡,我親自與他們談。”
有了鎮長的吩咐,頓時就有了主心骨,大家心裡一緩。
隨後將鎮長的意思傳達給大家。這幾家人也知道在場的幾人拿不了主意,加之鎮長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挺不錯,於是就同意了這個提議,一通商議,挑選了三個中年男子前往。
至於之前鬨得歡的那個中年婦女,本來也是想主動請纓的,結果被其他人否決了。他們說,這次是去與鎮長談判的,又不是去吵架,不用勞駕她出馬。
其實他們也擔心這位大姐去了可能會把局勢搞僵,大家都是為了多得點好處,而不是一無所得。
隨著幾人前往鎮政府,碼頭這邊圍觀的人群在議論紛紛之中很快散去。
鎮政府會議室。
鎮長謝淩風、副鎮長蒲海林,城建、水利和土地所三位負責人等,以及碼頭建築的三位代表齊聚一堂。
黨政辦副主任魏鵬飛做記錄。
“三位大哥既然被大家挑選為代表,那想來是通情達理之人。”謝淩風注視著三位正襟危坐的中年男子,緩緩說道:
“鎮裡這次的動作相信三位大哥也聽說了,不僅僅要對我們武義碼頭進行開發,發展乘船觀光旅遊項目,還會發展成為平城碼頭的貨物中轉站。
另外,我們還要對小平山進行開發,對礦產進行開發。
這三個項目正在同時推進。不但是我們鎮裡的頭等大事,也得到了縣裡的大力支持。
因此,鎮裡將排除一切困難,全力以赴推進這三個重大項目。”
謝淩風開宗明義就將碼頭開發項目的重要性和鎮裡的決心講述了一遍,目的就是徹底打掉他們的心防。
鎮裡既然要對碼頭進行開發,一些工作事先也做了相應準備,比如與碼頭上這些既有建築的房主進行商議,也達成了意向性協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