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市和龍平市的兩市考察投資代表團相隔兩天相繼抵達了平城縣,縣裡予以了高規格接待。
縣委書記陳釗、縣長李海濤等多位縣委縣政府領導出席了當天晚上的招待會,對他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這兩個市可是地級市,本身就比平城縣高了一級,帶隊的雖然不是副市長這個層級,但其招商局局長也是正處級,也隻有縣委縣政府的主要領導出麵才能對等。
為體現重視,隆武市還下來了一位副市長,市招商局局長陪同。
這下子,規格更高了。
之前,坤陽市僅僅隻是與平城縣一個級彆的縣域,但因為其是全國縣域經濟的領頭羊,其書記是高配了上麵直管地級市的市委常委職銜的,但畢竟隻是縣域,當時帶隊的副市長也僅是普通的副處級領導,隆武市沒有領導出麵也是情理之中。
這次謝淩風並沒有參加兩個晚上的酒會,而是由蔣書記前往。像這種露臉的機會,不能自己一個人霸占了,還是要給班長幾次,有利於班子和諧。
蔣書記欣然前往。
隻是隔天上午,蔣書記就向謝淩風吐槽,說他根本就不認識考察團的人員,縣裡的領導們也忙碌得很,他一個人在邊上孤零零的待著,像一個傻子一樣甚是不自在。
蔣書記就說了,以後這種活動還是由淩風參加就好。
確實,在待人接物上,並不是蔣書記的強項。說起來,蔣書記還是那種比較傳統的黨政乾部,他更適合坐鎮,而其他工作由適合的下屬去乾。這也是他們這個年齡段不少乾部的情況,與能力無多大關係,與其性格更有關聯。
這兩個考察團應縣裡的安排,先考察了高新區,然後又接受了下麵幾個鄉鎮的邀請,分散成幾個考察小組,前往白石鎮、隆江鎮、風平鎮等進行了考察。
最後,兩個考察團的部分企業家竟然聯合來到武義鎮。
海河市的企業家方成方總就笑著對陪同的常務副縣長錢寶雲說道:“我們大家其實對坤陽市的王總、杜總他們的選擇非常好奇,是什麼樣的營商環境能吸引他們幾位投資這個武義鎮呢?”
車上的乾部和企業家們均露出了好奇探究的神情。
這些前來的企業家們,其實有些人之前並沒有投資武義鎮的意願,隻是因為好奇,於是就選擇一起來看看熱鬨。
當然,如果確實有投資的良機,他們也不會放棄就是。
“出發前,我也就這個問題谘詢過王富林王總、杜立三杜總,他們兩位給我的答複大同小異。
王總就說,像武義鎮的碼頭項目、小平山的旅遊開發項目,其實在國內很多地方均有類似的地方,投資哪個不是投呢?我們也沒有非投不可的理由不是?
但是,我們做投資的,大多數投資的項目其實並不是關注項目本身,而是更重視操作項目的人!
不錯,就是人!說白了,就是當地的黨政領導是否有吸引我們投資的地方。如果所投非人,那我們的投資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打了水漂嗎?
雖然幾百萬、數千萬我們也損失得起,但我們的錢也是我們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能賺錢,為什麼要虧錢呢?
說到底,還是那句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投資就是投人!
對於王總此言,我是深表認同的。”
方總繼續解釋。
其實,在平城縣考察學習招商團那次前往海河市的兩天裡,他與謝淩風隻是初識,當時也隻是留下了一個較為深刻的印象,打破了他原本對內陸地區基層乾部“年紀大、思想陳舊”等固有印象。
但隨著坤陽市王富林王總他們選擇了與平城縣武義鎮鎮政府接觸、商談、達成意向,再到最後成功簽約,這才逐漸引起了他的重視,也才漸漸開始與武義鎮的鎮長謝淩風接觸越來越頻繁,短信、電話、聊天軟件交流,等等,對那位年輕的鎮長印象越來越好,這才促使了他對武義鎮的興趣,也才有了今天的武義鎮之行。
其他幾位企業家也是受到了方總的影響,跟隨他一起來看看,是否有合適的投資機會。
人嘛,其實哪有那麼多“見一次麵就一見如故”的橋段,像謝淩風與王富林當初的一見如故其實在現實中是鳳毛麟角的。
而像方總這種循序漸進的增進了解和感情才是常態。
不管是友情,還是男女感情,均是如此。
當然,“一見鐘情”的感情也是有的,但也不是那麼多,除了影視劇中。
在家的武義鎮黨政班子成員均早早的來到辦公室等待考察團一行。
當考斯特中巴車抵達時,在蔣書記的帶領下,大家紛紛來到車門口迎接。
常務副縣長錢寶雲率先下車,隨後一行人緊隨其後。
當方成方總看到謝淩風時,當即眼神一亮,哈哈大笑著伸出手來,與迎麵伸來的手緊緊握在一起,“哈哈,謝鎮長,我們可是又見麵了!”
“方總好,各位企業家朋友們好,歡迎大家光臨我們武義鎮考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