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縣長與陳書記不和的小道消息,前兩年確實在縣裡體製內甚囂塵上,但這一年來要少了很多。
謝淩風覺得,李縣長之前所說的話應該有一部分是可信的。陳書記最開始履新的那幾個月,李縣長肯定心裡是不大舒服的,從當時的一些會議上發生的爭論就可見端倪。
但這一兩年來,李縣長應該也調整了心態,認清了現實。
到了他們這樣層級的領導,真的撕破臉、白刀子見紅的情況還是殊為少見的,往往是鬥而不破,鬥爭中妥協、合作才是常態。
影視劇中演繹的往往誇大其詞。
不過現實中確實也有一些比影視劇還精彩的案例發生,畢竟人有千千萬,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有些人做的事情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比如之前發生的原鎮長張延廷離奇死亡的場景,就讓人無語。
具體到武義鎮,其實也有點類似。
謝淩風並不介意蔣書記抓權,但在一些原則問題上卻要堅持自己的意見。大家一起合作把工作搞起來才是應該做的事情。
“今年上半年全縣的經濟發展不如預期,李縣長說他的壓力很大。但是,這幾個月我們武義鎮的動作卻讓他眼前一亮,今天過來就是為了給大家鼓鼓勁、加加油。”
“縣裡也不給我們更大的支持,光說不練。”王書記撇撇嘴,當然,他也隻是發發牢騷罷了。
上次謝淩風跑了一趟縣長辦公室,要來了五十萬的啟動資金,已經很慷慨了。
“對了,王書記,秋收即將開始了,我看蔣書記沒多少心思跑鄉下,我們兩個要多跑跑,尤其是那些家庭勞動力欠缺的,要叮囑村委會幫扶。”
“好,鎮長。我明天就下村。我看跑月亮、三全那邊的幾個村吧,青龍、玉皇那邊就你負責了。”
“行。”謝淩風點了點頭。
八月下旬開始,水稻陸續就會進入成熟期,一些著急的村民可能就會開始收割。之前雖然也多次給各村村委會乾部千叮萬囑,但總有不當回事的。
王書記作為分管黨建的副書記,要求村支書發揮黨員乾部的帶頭作用就是其職責。
“我看有必要通知各村負責人到鎮裡開個會強調一下。”
“好,我給蔣書記提議。”謝淩風表示讚同。
“對了,鎮長,還有一件事。”
謝淩風就心說,王書記應該不會隻是過來找自己聊天的吧?
“隨著招商引資的成功達成,我們鎮的經濟形勢一下子就變好了,這當然是好事。但是,我最近發現了一些不好的苗頭,包括我們的一些領導乾部在內,工作有懈怠,還經常拉後腿。
我與劉書記商量,準備對我們鎮裡的黨員乾部進行一次集中培訓,主要是黨建和拒腐防變這方麵的,時間嘛大概兩天吧,不知鎮長意下如何?”
“嗯,王書記你這個提議很好,很及時。”謝淩風表示讚同,“越是在經濟形勢好轉的時候,越是要加強黨建和廉潔教育工作。”
“鎮長,您以前是學曆史的,我看到時候您也可以去講一講課,以史為鑒嘛。”
“好,到時候我抽時間去講一講。”對於這個提議,謝淩風欣然答應。
八月下旬,水稻次第進入了成熟期。
金色的陽光灑滿田野,稻穀隨風輕輕搖曳,仿佛一片片湧動的金色海浪。沉甸甸的稻穗兒壓彎了稻杆。
一群麻雀在稻田上空盤旋,它們時而低飛掠過,時而優雅地在空中旋轉,似乎也被這豐收的景象所吸引。當它們終於落至田間,又迅速分散開來,啄食著那些掉落的穀粒。村民們對此早已習以為常,他們對這些精靈的到來報以寬容的微笑。
遠處,幾縷炊煙嫋嫋升起,隨風飄向遠方。一些村民開始準備午飯。水稻成熟的給大家帶來了豐收的喜悅。
“鎮長,今年正是五穀豐登,物豐民阜啊。”石呈祥望著滿眼的金黃,高興的說道,手上的相機“啪啪啪”閃個不停,將這些美景記錄下來。
隨著魏鵬飛轉正,他就不好一直圍著謝淩風轉了,因此,謝淩風就讓石呈祥陪同自己下村。
這個小夥子雖然沒什麼工作經驗,但積極性強,也有靈性,魏鵬飛有意將其培養起來,謝淩風與之接觸了幾次之後也覺得不錯。
與謝淩風和魏鵬飛兩人不同,石呈祥並不是出生在農村,而是縣城長大的,因此,對鄉下的一切比較新奇。就像現在,以前當然也是看到過金黃的稻田,此時卻仍然對此很驚歎。
“砰砰砰”,遠處的稻田裡傳來打穀子的聲音。
“鎮長,那邊是在打穀子嗎?”石呈祥循聲望去。
“走,我們去看看。”
在謝淩風的帶領下,三人一起朝右側山坡下的灣田走去。
稻田裡,兩位六十多歲的老人正在伴桶(一種打穀子的工具,中間是個木頭做的容器,三麵圍著木席,留下一麵,將一束水稻在這麵擊打,往往是兩人有節奏的交替擊打),還有一個十歲左右的女孩子在割水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