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一過,就意味著五月份去了四分之一。
七號下午,謝淩風接到陳書記的電話,下班之後到縣城一起吃個便飯。
陳書記是六號下午返回平城縣的,得知謝淩風六號在老家陪父母家人,七號值班,於是如此安排。
即使隻是值班,仍然要遵循上下班時間,否則要是遇到突發狀況,值班人卻不在崗,可能會被追究責任。
晚上小聚,除了他們兩人,還有歐書記、組織部李部長、縣委辦秦主任和高新區黃書記。錢縣長因為返回縣城較晚不能趕上趟。
大家得知謝淩風五一期間進京訂婚了,紛紛向他表示恭喜。
“淩風,你的個人問題終於解決了,這對你以後的發展至關重要。”李部長就笑著說道。
“陳時雨我見過,不但長得漂亮,難得的是知書達理,一看就知道是出身在書香門第,非常有教養。”
陳書記對陳時雨的印象非常好,彼此同姓,天生就有幾分親近之感。之前兩人確定關係之後,趁上次對方來到平城的機會,謝淩風就將其引見給了陳書記認識,吃了一頓飯,領導對她非常滿意,私下裡誇讚謝淩風有眼光。
“我們這種身在體製內之人,家裡的老婆就非常重要。”
歐書記語重心長的告誡,
“俗話說‘娶妻要娶賢,妻賢夫禍少’。我們很多領導乾部就是栽在家人身上,落得個身敗名裂。淩風運氣好,既能找到個賢惠的女朋友,又非常漂亮,這也是你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可要好好珍惜才是。”
謝淩風點頭應是。
當得知國慶節將在京城先舉辦一場婚禮,春節前再在老家舉辦婚禮時,黃書記就笑著取笑:
“淩風,你不請我們到京城參加你的婚禮呀?”
“老黃,此言差矣,你要是到京城參加女方的婚禮,你的禮金可是掛給了女方,難道到時候淩風在老家辦婚禮時,我們再掛一次禮不成?那我們不是吃大虧了嘛。”
秦主任也跟著打趣。
“耶,老秦你提醒得對,我差一點就吃大虧了!”
黃書記誇張的表情引起大家哈哈大笑。
在座者謝淩風是唯一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雖然大家各交各的,但私下裡均把他視作了晚輩。而他們幾位也是陳書記這幾年在平城縣積累的班底了,對麵前的年輕人也非常關心。
謝淩風的個人問題得以解決,這讓陳書記鬆了一口氣。
隨後大家就開始吃飯。
席間,大家聊起了省裡和市裡的人事變動。到了他們這個層次,當然不會限於平城縣一隅之地,而是要放眼全市,甚至全省。
處級乾部除了會在所屬市裡任職,被省裡調往外市、或者到省直機關任職也較為常見,因此,他們除了要關注自己這一畝三分地,還要留意外麵更大的世界。
“既然淩風已經訂婚,那就是大人了。現在擔任鎮長也有一年了,成績更是可圈可點,書記,我看完全可以給他壓壓擔子嘛!”
臨近散場前,歐書記突然提起了這個話題。
沒有結婚的乾部,在上級領導眼中那就是“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古人雲,成家立業。
一種解釋是說,一個男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兩件事:組成家庭,即結婚,以及有職業、建立自己的事業,具備養家糊口的能力。
我們最常說的其實是“先成家,後立業”。
古人為什麼把“成家”放在“立業”的前麵?
古代人的平均壽命較短,生活條件艱苦,早結婚早生育有助於增加人口,增強國家的勞動力。在古代,戰爭頻繁,人口損失嚴重,早成家有助於快速補充人口,增強國力。
古人認為,成家之後,個人會有更強的動力去拚搏事業,因為家庭的責任和義務會激發個人的奮鬥精神。此外,古代社會強調門當戶對,成家後可以通過婚姻關係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和支持,從而更有利於事業的發展。
謝淩風在大學時還聽到有老教授提出的另外一種解釋:
成,性格成熟,成熟穩重;家,組建家庭,即結婚;立,立人,要有頂天立地的責任感,有擔當;業,有穩定的職業,事業有成,可以支撐起整個家庭乃至家族。
回到正題。
陳書記隻是點了點頭,卻沒有當即表態。
之後大家就各自散去,謝淩風將陳書記送回家之後,這才返回武義鎮。
在車上,陳書記並沒有多說什麼,隻是說了一句“好好做事,其他的不要胡思亂想。隻要事情乾好了,一切自會水到渠成,否則什麼都是枉然”。
五一七天長假結束,所有人再次忙碌起來。
像五一節和國慶節,雖然與春節一般都是七天長假,但前兩者卻沒有後者的“節後綜合征”,節日結束了就結束了,大家自然而然就回歸到正軌。
五月九日,節後的第二天下午,就有消息傳來,縣裡召開了書記辦公會,醞釀新一批次的人事調整,其中就有武義鎮的謝淩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