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記雖然升了一格,從正處到副廳了,但卻沒有一步到位進入合江市委常委會,平城縣體製內還是有人閒言碎語,也多少傳到了謝淩風的耳朵裡。
有人就說,武義鎮的謝淩風沒有了靠山,看他還怎麼混雲雲。
當然,享受如此待遇的還有龔誌超,兩人可謂同病相憐,不過謝淩風還是要好一些,畢竟他是一把手,下麵的人即使有人心浮動,也不敢說三道四,更不敢當著他的麵陽奉陰違。
陳書記調離一周之後,武義鎮的局勢還是基本保持了平靜。
平城縣新來的書記叫馬天強,之前是隆武市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事局局長,能平調下放到平城縣主政一方,也是經過了多方博弈的結果。
之前馬書記上任、陳書記離任召開的全縣乾部大會,謝淩風也參加了,對其信息的了解屬實有限。除了其之前的單位,就是其年齡有點偏大,已經五十出頭了。
馬書記上任之後,謝淩風也曾經上門彙報過工作,但不知何故,其態度冷淡,僅僅十分鐘之後,就以“即將開會”為由讓他離開了,較之前履新的周縣長態度可差多了。
雖然不知何故,但謝淩風也沒多在意。新來的領導不熟悉,這種態度也正常。
倒是隨後在李明瑞副書記辦公室,領導安慰他說不要介意,讓他好好做事,馬書記熟悉了之後就會好了。
馬書記履新半個月,平城縣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也沒有人事調整什麼的動作,更不要說“三把火”了。
這讓部分對馬書記充滿期待的乾部心裡非常失望。
有些人就私下議論,說陳書記離開是高升了,雖然沒在隆武市,但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回馬槍呢,馬書記難道好草率的調整前任的政策和人事?至少也要過渡一段時間才好動嘛。
不過謝淩風倒是聽說,武義鎮專職副書記何明貴到馬書記辦公室彙報了工作,還待了半個多小時。
謝淩風可是在縣委辦待過一年多的,現在好幾位還是以前的手下,消息靈通一點也正常。
四月中下旬,連續兩位縣領導的調離又讓謝淩風心裡一緊:市委決定,平城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秦培勇調任市政府辦公廳副秘書長,平城縣委常委、平城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黃常林調任漢元縣委常委、副縣長。
這兩人與謝淩風的關係均較為密切,要不是他們的去處都還不錯,差點讓他以為是不是市裡專門在與他謝淩風“作對”。
兩位老領導均屬於平級調動,但相對而言,黃常林的發展倒是看起來更好一些。
秦主任,不,秦秘書長和黃縣長離開平城縣時,謝淩風專程趕往縣城,為分彆為他們送行,李書記也參加了兩次聚會。
“淩風,像這種聚散離合以後會經常遇到,包括你我,以後說不定某個時間也會離開平城的,你也不要傷感,習慣就好。”
看到謝淩風比較傷感,李書記安慰麵前的年輕人。
對於秦主任的調離,謝淩風倒是心裡有所準備。縣委辦主任可是縣委書記的身邊人,主要為領導服務的,前任既然離開了,新來的領導往往會重新選擇新的人員,上級一般也會尊重主要領導的意見,不過較為常見的是轉任常委班子的其他職位,比如常委副縣長之類的。
像秦培勇這種直接調到市政府辦公廳擔任副秘書長的情況較為少見,但也算正常。
黃常林調任漢元縣委常委、副縣長倒是屬於較為正常的調動。
三位親近領導連續的調離,對謝淩風的心理衝擊還是比較大,導致整個四月份心情就不大美妙。
為此,陳書記,不,陳市長聽聞之後,還特意給他打了個電話開導他,讓他適應這種領導、朋友天各一方的常態。
新任的縣委辦主任和高新區書記,暫時尚未進入常委班子,但應該是遲早的事兒,一般上級會循舊例予以安排。
兩位領導與謝淩風隻是熟識,但關係卻比較一般。這很正常,並不是每個領導均會對下麵的鄉鎮負責人親近,大部分隻是正常的工作關係,這其實才是大多數上下級關係的常態。
四月底,市委組織部組織了一個為期兩周的科級乾部培訓班。
經過推薦、挑選並得到縣委組織部批準,平城縣部分鄉鎮和縣直機關的八名正副科級乾部參加了本次培訓。在縣委宣傳部的推薦下,武義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兼統戰委員胡小薇參加了本次培訓。
“書記,我們新型城鎮建設施工推進很順利,進度也挺快,現在已經初見成效了。”
武義鎮場鎮西南方某處,在鎮長王勇、政法委員魏鵬飛和副鎮長石呈祥的陪同下,謝淩風查看了新型城鎮建設的施工進度,並對進度表示滿意。
“很好,繼續保持施工速度和質量,爭取在年底完成第一階段的施工。”謝淩風指示,“另外,安全問題無小事,一定不能鬆懈,千萬不能片麵追求速度而放鬆了對安全和質量的監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