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有五穀,稻、黍、稷、麥、菽,沒聽說過哪一種莊稼是這麼種植的。
難道說東萊郡的種植方式和彆人的不一樣。
老漢坐下來,笑嗬嗬說道:“這位官人,我們種的可不是五穀,而是劉都尉弄來的新品種,叫做土豆,也叫馬鈴薯。”
土豆?
馬鈴薯?
蔡邕腦子懵了。
沒見過啊。
“這位老鄉,土豆啥樣子。”
蔡邕打破砂鍋問到底。
老漢拿出一個小的土豆:“喏,就是這樣子,大的能長十幾斤呢!”
蔡邕的眼睛瞪得溜圓,滿臉的不相信。
老農說的產量完全突破了他的經驗值,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十幾斤,那該有多大,再一個這東西能吃嗎?”
老農憨厚笑了:“大人,您到鉉國縣去,好多賣土豆的攤子,你嘗嘗就知道了,好吃的要命。”
“土豆產量有多少?”
“根據黃縣劉家寨的稱量,畝產最多的五千斤,最少的兩千斤。”
啥!
蔡邕大跌眼鏡,一臉的不相信。
“老鄉,你不要騙我,麥子等作物,一擔八鬥收就是最好的收成,這土豆能收幾千斤?”
老農憨厚一笑:“大人,這是真的,東萊郡的土地都在種土豆呢!”
“冬天豐收了,百姓就吃喝不愁了。”
“我還告訴您,大人,劉都尉讓一些匠人和遊民,做成土豆攤子,到青州各處賣土豆製品,生意很好……”
蔡邕真的不知道,土豆有這麼多的好處?
他更期待到鉉國縣看看了。
進了鉉國縣。
不大的縣城車水馬龍,很是繁華。
商店、小鋪子鱗次櫛比,接連不斷。
縣城裡的人摩肩接踵,好像水流。
知縣於禁知道欽差來了,接出來老遠。
蔡邕看著繁華的縣城,很高興說道:“於知縣,鉉國縣治理的真好,快比得上京都洛陽的繁華了。”
於禁知縣笑著說:“大人,這都是托著劉都尉的福氣。”
“先前,黃巾軍賊人湧入鉉國縣,燒殺搶劫,民不聊生,劉都尉拿下鉉國縣之後,製定了一係列的措施,穩定民心,鉉國縣才有今天的繁華,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