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冬天,他們很可能挨不過去。
“劉郎,我們能幫幫他們嗎?”萬年公主看劉基的臉色詢問。
劉基握一把萬年公主的小手,不忍拂了萬年的好意:“可以。”
“不過需要百姓做工拿工錢,否則幫他們有可能是害他們。”
劉基知道賑災,救濟,看起來做好事兒,其實最難。
不付出勞動就有飯吃,很可能養出來一堆刁民。
如果他們的嘴吃叼了,吃饞了,回頭沒吃的給他們,他們就會鬨事兒。
“劉郎,讓他們做什麼工呢?”萬年公主有些遲疑。
“做工好辦,修補河堤,修補道路,修補洛陽城的護城河,搭建房屋,修理寺廟,都可以。”劉基回答,“老百姓做一天工,給七文錢,十文錢都可以,就能養活自己,養活家人。”
“劉郎,他們瘦的皮包骨頭,讓他們乾活,不是太殘忍了?”
萬年公主有些不忍心。
“公主,賑災也不能隻發錢,否則,咱們發不上的。”
“如果養成了不勞而獲的毛病,一旦不發錢,不發食物,就容易激起民變,工程有做完的時候,做完了也就做完了,百姓們沒有怨言。”
萬年公主想一想也真是就點頭:“就按劉郎說的辦。”
劉基讓護衛給這些百姓一頓吃的,謀劃給百姓一份差事做。
第二天早朝。
各種公事說完,張讓喊道:“皇上有旨,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劉基站出來:“萬歲,臣有本奏。”
張讓看了劉基一眼,不明白劉基奏本的意思。
漢靈帝倒是笑嗬嗬的:“劉愛卿,有何本奏,奏上前來。”
小太監接過來劉基的奏本。
劉基說:“萬歲,昨天,微臣陪公主到伊河峽穀遊玩,公主看見很多窮苦百姓在生死線上掙紮,心中有所不忍,就和微臣商議救濟百姓。”
“微臣想著,百姓救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就想以工代賑,將洛陽城外的護城河挖深一點,拓寬一點,還有洛水、伊河等河道開挖,河堤加固,城外的道路也翻修一翻。”
“上工的百姓每天七文錢的工錢,管吃三頓飯。”
“微臣希望升鬥小民在青黃不接的時候,都有一份工作做,也都有一口飯吃,希望皇上恩準。”
漢靈帝看著劉基:“劉愛卿,這修補道路,修補河道,工錢怎麼來?”
“是啊,黃巾軍造反以來,民不聊生,國庫空虛,劉州牧,朝廷沒有錢。”
“你到戶部看看,錢庫裡空蕩蕩的,從哪裡弄錢賑濟災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如果真想賑濟災民,也要到秋後,國庫裡有了錢財,自然可以做……”
大臣們議論紛紛,認為劉基說的不是時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