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雯也不再藏著掖著,大方遞給三叔一袋吃的。
順道跟三叔擠咕眼睛。
三叔了然,“曉得啦,三叔把風。”
三叔說完拽著大姑父,小姑父以及三哥靠近牢門坐下。
他們四個默默吃著,儼然一副警戒模樣盯著鐵門樓梯處。
文雯給祖父祖母遞過去幾片麵包,還給她們開了一瓶水。
她自己也塞了一嘴餅乾,咽下去後,嘴還不閒著。
“祖父祖母,等趕明有條件了,我帶你們吃香的喝辣的去。”
祖父滿臉笑意,“那敢情好啊,那我們可等著啦。”
“決不食言,嗬嗬~”
祖母也很捧場,眼睛都笑彎了。
文雯就這樣一會一句閒聊著。
靜待兩位老人吃完,喝完。
她的八卦精神逐漸冒出頭。
秉著有話直問,不帶拐彎抹角的直奔主題。
“祖父,方丈的故事,說說唄,滿足一下我的好奇心。”
祖父也沒推辭,挑挑揀揀緩緩說起。
方丈原名陳圓,他的鄰村玩伴。
他們孩童時,北方乾旱,顆粒無收,無以為生,村裡人商量,跟隨大溜一路南下逃荒,路上遭遇山匪,死的死,傷的傷,祖父與家人失散,在深山野林中逃亡時,與鄰村的圓子哥相遇。
從此,兩個少年相依為命,一路跌跌撞撞到了中召國京郊。
那時的中召國正四麵楚歌,征戰不斷。
兩個少年在京郊目睹了一場軍隊的壯行酒。
就是這場熱鬨讓他們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祖父被一位將領看中,讓他跟隨在旁,入伍參軍。
圓子哥被前來送行的方丈看中,讓他跟隨入寺廟修行,法號:圓吾。
之後很多年,祖父忙於四處征戰。
圓子哥在寺廟潛心修行。
他倆幾乎斷了音信。
十多年後,祖父平定戰亂,班師回朝,受封定國將軍。
與此同時,京郊寺廟的圓吾大師聲名大噪,儼然也成了主持方丈。
祖父曾去寺廟找過圓子哥,可惜沒能見麵。
寺裡的小童隻道,“圓吾大師雲遊四海去了,何時相見自有天意。”
一晃十多年又過去了。
祖父在京都早已結婚生子。大兒二兒也是少年入軍隊鍛煉。
此時,中召國北邊異族也休養生息緩過來,戰亂又宊起。
祖父帶著大兒二兒奔赴前線。
這一次戰場上異常凶險。
祖父為了救老友的孫兒,和手下的吳將領衝進戰場奮力拚搏。
祖父身受重傷,吳將領被砍斷了雙腿,被護著的老友孫兒隻是輕微傷,眼看著他們就要身首異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