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1、馬拉瑞安聯盟戰役(下下下)
雙方的援軍都在不斷趕來,在這個超空間航道的半中間,根本叫不出名字的宇宙空間當中,遭遇戰逐漸變成了決戰!
吉拉德佩雷恩的判斷並沒有錯,桀斯在這個方向埋伏了接近10000艘戰艦,分彆部署在幾條不同的超空間航道當中。其中600到800米長的無畏艦,數量達到了3000艘,這樣的兵力堪稱無比強大。
當遭遇到帝國艦隊之後,其他方向的桀斯戰艦也紛紛趕來增援。這些戰艦一部分返回安心星球,然後通過超空間航道去到戰場增援,另一部份則是反其道而行之,直接突入剛剛投降的格勒安瑟爾姆星球。
於是在格勒安瑟爾姆星球那邊,突擊過來的桀斯戰艦吉拉德佩雷恩的一部分後續艦隊發生了交戰。
雙方現在在兩條超空間航道的中間,以及格勒安瑟爾姆星球同時爆發了三場戰鬥。
吉拉德佩雷恩早有安排,平時也在堅持訓練,因此這三個方向的帝國艦隊也全都將陣型變為佩雷恩環來迎擊,戰鬥直接進入白熱化階段。
不過,雖然桀斯艦隊數量占據絕對優勢,但這個優勢也並不是特彆大。桀斯艦隊擁有10000艘戰艦,而因為桀斯戰艦尺寸普遍偏小,所以其中隻有3000艘是無畏艦。
而吉拉德佩雷恩的艦隊,總數達到800艘主力艦,其中一半都是帝國級殲星艦,此外還有2000多艘中小型戰艦,包括各型輕巡洋艦、重巡洋艦、護衛艦等等。
因此桀斯艦隊的實際兵力優勢,大約隻有3到4倍。
並且,雙方戰艦的性能實際上也已經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桀斯的戰艦從克隆人戰爭開始一直到現在,並沒有太多的改進,依然還是那些戰艦類型,並且技術上也並沒有太大的革新。
在克隆人戰爭時期,桀斯無畏艦可以壓著獵兵級戰列巡洋艦打,但是麵對帝國級殲星艦,卻根本沒有任何抵抗的可能。
這也對,獵兵級戰列巡洋艦一共才8門主炮而且功率有限,並且大量空間都用於機庫平台,防護能力也非常不足。但帝國級殲星艦的主炮達到60門,而且還有另外60門專門用於攻擊護盾的等離子炮,並且機庫平台也減少到了獵兵級的四分之一,擁有更多的空間用來容納那龐大的2b太陽爐反應堆以及更加厚重的裝甲。
從獵兵級到帝國級,這是一個飛躍,一艘帝國級可以輕鬆摧毀十艘獵兵級。因此桀斯無畏艦,完全不是對手。
但是桀斯這樣的兵力,卻給吉拉德佩雷恩敲響了警鐘,他現在非常緊張。並不是因為桀斯的艦隊無法戰勝,而是因為,桀斯可以在這個方向集結重兵,那麼它們就有可能在其他方向也擁有這樣龐大的艦隊!!
而且更讓他恐懼的是,他從來就不知道桀斯竟然有這麼多飛船!
在這之前,桀斯的艦隊每一次出現,都是以300艘為一個艦隊,每次出擊,規模大一點的也就3、4個艦隊,一千多艘戰艦,規模小一點也就一支艦隊打了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