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衙內到了岸邊,李牢心才從遠處冒出頭來,惹得圍觀的群眾紛紛歡呼起來。
這下衙內輸了,隻好放了兩人,灰溜溜去了。
從此,李牢心的名號從苦水坊傳了出去,水下第一好手。
李牢心上岸之後,對木楞說:“這不是什麼能耐,這是我們的活命的本事。衙內把水裡的本領當做樂子消遣,可是我們呢?我們當做是救命的稻草,沒有這點本事,說不好哪天就葬身魚腹了。”
話音背後是捕魚人的悲涼,可是道理木楞卻記住了。
底層人的那點能耐是救命的稻草。
兩人此後結成了過命的交情。
木楞回想起來,少年時他性格有一股子強勁,倒是和李真金這小子有些像。
不過,木楞此時不知眼前的李真金就是李牢心的兒子。李真金也不知眼前的木楞曾經是父親的兄弟。
木楞和李牢心自從和衙內有了過結之後,捕魚的行當時做不成了,更糟的是,盜賊的壞名聲也隨之傳了出去。
他倆走到哪裡做工,沒多久就被哪裡趕出來。
窮途末路之時,他們進了打火隊,收留他們的是當時的打火隊首領,風癲子風頭。
李牢心問他說:“你不嫌棄我們有個盜賊的名聲?”
風癲子風頭
沒過幾年,風頭離開了人世。
之後李牢心接下了首領的位置,好景不長,汴梁打火奪走了打火隊十幾條鮮活的性命,其中也包括李牢心。
後來木楞接下了打火隊,他繼承了打火隊的傳統。
在他的帶領下,火行人依然堅持刻苦的訓練和嚴格的規矩,其實要比水工的生活還要辛苦很多。
這是從李牢心開始就定下的規矩,木楞一直記得當年李牢心的話,和捕魚人一樣,對於打火人來說,他們的能耐是救命的稻草,是無情火海當中唯一的護身符。
如今,打火隊輝煌不在了,當年隊裡的豪傑也不在了。當年聲名,一時半會也打造不出來了。
這是木楞最大的遺憾,也是最大的願望,他一直希望能夠讓打火隊重現往日輝煌。
木楞堅信,唯一的辦法,就是訓練,踏踏實實訓練。
讓每個隊員都能練好各自的護身符。
五更天,打火隊的院子裡就開始響起操練的聲音。
起來先是早課,此外,一天還要再訓練四個時辰,晌午前後,分彆兩個時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