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隻剩下六個考官們還沒有搜身。
或許嫌疑犯正在主考之中?
真金剛剛想到這裡,便聽到有考生說道:“我想不然,這裡還有人沒有搜過身呢?”
“對,考生要搜,考官自然也要搜。總不能說我們考生的臉上才寫了縱火嫌疑犯這幾個字。”另一個考生接話道。
省試考官又稱知貢舉,是最高負責人。另有同知貢舉作為副手,大概有四五個人。目前,考官共有六人。
他們不是尚書便是翰林學士,又或者是諫議大夫。官職不低,在朝廷裡多少也都有些名望。
要搜身,確實是容易得罪人。
考生們的話讓氣氛走到了這一步,考官們默默不語,並不表態,開封府和潛火軍騎虎難下。
黃判官有事就躲,一句話不說。
真金想了想,硬著頭皮道:“呂尚書,李真金,這裡冒犯了。”
知貢舉呂尚書回了個禮又道:“所有考官,儘管搜來,包括老夫。”
呂尚書是有名大多儒士,也是不少士子的榜樣。
這話一出,眾考官紛紛配合。
真金又行禮道謝,呂尚書又笑道:“我們自當配合,不必多禮。”
搜完了考官,同樣沒有發現任何可疑。
這時,真金又突然想到,他好像忽略了一個問題。
縱火犯大費周章,甚至不惜犧牲掉自己的科舉前途和家族的命運。難道他就是為了燒掉試卷?破壞考試?
按照火神以往的出招路數,他們的目的遠遠不會這麼簡單。
這個縱火犯也不會那麼簡單。
他們還有什麼計劃?
燭籠!每個考生都會攜帶燭籠。
防風設計,用來縱火,不失是一件好工具。
真金突然又問:“哪個考生的手裡,沒有燭籠?所有人,拿出自己的燭籠!”
考生們已經不太願意配合,但還是紛紛舉出了手裡的燭籠。
張擇端率先明白了真金的意思,縱火犯有可能是聲東擊西,想趁亂用燭籠再次縱火。
他立刻帶人檢查燭籠的數量。
黃判官似乎覺得真金的判斷很有道理,連忙附和道:“所有人,請配合,我是開封府,我們開封府,檢查燭籠。”
黃判官又搬出了開封府,考生們,也隻好配合。
經過盤查,發現人人手裡都有一個燭籠,並無缺少。
正在這時,煙氣再次冒了上來。
貢院又起火了。
喜歡大宋潛火隊請大家收藏:()大宋潛火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