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哈巴羅夫哪裡還敢有半分托大,立刻垂下頭顱,用母語快速說了一長串話。
一旁的通譯同步翻譯:“強大而尊貴的奉國國王陛下,羅斯帝國先前冒犯貴國神聖領土,是我們不可饒恕的錯誤。”
“請您提出條件,我願回報女皇陛下,儘一切可能補償貴國的損失,並懇求您的寬恕。”
“隻願能以此為契機,修複我們兩國之間的友誼與和平。”
李徹微微頷首,語氣淡漠:“甚好,本王也有此意,具體條款,稍後本王會派人與你詳談。”
哈巴羅夫聞言大喜。
隻要李徹不和羅斯帝國繼續打,讓他怎麼樣都行。
這奉國太可怕了,那種能飛的怪物他本以為隻有幾個,沒想到竟有十多個。
而且隻是擺在明麵上的,不知還有多少沒放下來了。
更彆提還有各種火炮。
光是拉到閱兵之中的火炮數量,就遠超羅斯帝國全國的火炮。
而閱兵式上的其他兵種,很多他連見都沒見過。
若是在戰場上碰見,連一點反製的方法都沒有,怕是隨便一支都有覆滅藕絲帝國軍隊的能力。
這是一個不可能被打敗的敵人,羅斯帝國哪怕轉過頭去和歐洲那些老對手拚得頭破血流,也萬萬不能再來東邊了。
“感謝陛下您的慷慨與仁慈!”
哈巴羅夫激動之下,俯身想要去親吻李徹的靴子。
李徹一臉嫌惡地迅速閃開,他實在無法理解這些白夷的古怪禮儀。
在大慶,隻有狗才會沒事舔人的鞋麵。
閱兵結束,各國使臣魂不守舍地散去。
他們受到的驚嚇夠多了,需要時間消化今日所見帶來的巨大衝擊。
而李徹,則單獨留下了哈巴羅夫,並將其帶回了莊嚴肅穆的奉天殿。
條約還是要簽的,奉國現在最大的敵人是關內的叛軍,要儘量避免雙線作戰。
這是奉國第一次和外國簽條約,李徹自然十分重視,召集了在奉天城的大部分文武重臣。
哈巴羅夫孤零零地站在奉天殿中央,隻覺得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
他原本以為隻是一場秘密的條約談判,然而此刻,情況卻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
殿門並未關閉,反而不斷有穿著各式官袍、戎裝的奉國文武官員魚貫而入。
他們沉默著,按照品級迅速在禦道兩側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定,目光或銳利、或審視地投向他這個場中唯一的外邦人。
不過短短一炷香的時間,原本空曠的大殿竟被擠得滿滿當當,肅殺之氣幾乎凝成實質。
殿內的人數已經超過了百人。
這架勢,哪裡像是談判?
哈巴羅夫的心臟狂跳起來,冷汗瞬間浸透了內襯的衣衫。
他隻覺得驚恐交加,腦子裡一片混亂。
奉王不是已經同意和談了嗎?
為何要召集如此多的官員?
難道......難道他要反悔?
要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將自己這個敗軍之將拖出去砍了,以祭戰旗?!
李徹高踞王座之上,也微微蹙起了眉頭。
他的確下令讓大臣前來參與條約簽訂的見證,以示鄭重。
但他並沒有下命令,讓如此多的人都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