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出門的時候,王婆子悄悄和張氏囑咐道:“老二家的這次受大罪了,下麵也撕裂的厲害,整個人現在虛的很,說不上兩句話就喘,身上本來就沒二兩肉,這下看著更像紙片人似的,以後怕不能生了,得好好兒將養啊”。
其實張氏心裡也有數,就徐氏那個身體這次能好好兒把兩個孩子生下來都不容易了,這十年來繁重的勞動加上不停生產已經榨乾了徐氏的身體,加上之前沒生出兒子徐氏心裡苦悶,身體就更差了。
哎,好在這次終於生出來了!
“我明白,謝謝老嫂子了”,張氏又客氣感謝了一番才算把人送走。
然後趕著去廚房做了一碗荷包蛋給徐氏送進去,臥了三個雞蛋,本來隻準備打個雞蛋湯的,想想還是吃幾個荷包蛋給補補,畢竟受了大罪了,也生了兒子。
徐氏吃完以後又抱著兒子稀罕了好一會兒才睡過去,今天確實太累了,現在眼角的淚痕都沒乾。
張氏留在家幫忙看孩子,李氏還要去地裡幫忙,現在農忙就是搶時間。到地頭以後李氏特意繞到男人割稻子那塊地去和家裡人報喜,“爹,老二,這次可不得了啊,弟妹生了一對龍鳳胎!”
“嫂子,真的嗎?!”張老二抬起頭用圍在脖子上的布巾擦了擦臉上的汗,既期待又擔心是作弄自己。
前頭生四丫的時候張老二不在家,去鄂州府城碼頭扛貨去了,等回家時剛到村口就被人攔住說媳婦兒生了兒子,讓張老二激動的不行,還約了時間請人吃滿月酒,結果到家才知道還是個丫頭片子。
“嗨,老二,嫂子的話你還不信呀,咱是自家人,還能作弄你不成,真真是一對兒龍鳳胎,先出來的是閨女,小的是兒子”,李氏拍著大腿說道,被張老二的不信任氣到了。
“沒沒,嫂子,我就是有點兒迷糊,咋有點兒不像真的嘞”,張老二憨笑道。
笑了一會兒這稻子實在是割不下去了,咧開嘴跟自家老爹還有兄弟傻笑道:“爹,大哥,小弟,你們聽到沒,這次生兒子了”!
張老頭早跟著一起聽到了,不過他是個萬事不管的,對孩子對家裡的事情都不怎麼插手,能保證他自己有酒喝有肉吃就行。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老張家的情況,整個張家村都姓張,往上數都是一個老祖宗,據說祖上闊過,但是到張老頭這一輩已經是普通平頭老百姓了,日子比一般老百姓好過一點兒,但是族裡也沒出什麼出息的當官的族人。
張老頭兄弟五個,他自己是老大,小的時候被他父親送到隔壁三陽鎮學了篾匠手藝,後來作為老大又繼承了祖傳的五間青磚大瓦房,前後擴建了大院子,又有三四十畝地,人生算順意的,沒吃過什麼大苦頭,所以性子比較自私。
本來家裡是村上數得著的殷實人家,到了十六歲時娶了家裡安排的媳婦兒,是附近村子的,誰知道這個媳婦兒命不好,連孩子都沒有留下一個得了風寒去世了。
當時家裡老太爺還在,很看重這個媳婦兒,還給花了大價錢請大夫,吃藥看病掏去不少家底兒,到最後人也沒救回來,因為這個張老頭蹉跎了幾年。
到20歲時才遇到了第二任媳婦兒張氏,張氏是河南那邊鬨饑荒和父母兄弟一路乞討過來的,走到張家村兒的時候父母姐姐弟弟都死了,隻剩下一個哥哥和張氏,當時張氏在張家村討飯的第一家就是張老頭家,張老頭家在村東頭,正是進村以後第一家。
家裡老奶看張氏個子高骨架大,比著男人都不差什麼了,是個身體底子好的,年紀也合適,就留了心。
和張氏一套話知道家裡就剩兄妹倆,在老家的時候家裡是開鏢局的,兄妹倆都會些功夫把式,家世也清白,就想把張氏說給自家兒子。
雖然本地不興同姓結親,但是老奶人開明,兒子第一個媳婦兒得病去了後就不在乎這些虛的了,就想給兒子說個身體好的能操持家裡的。
老奶許諾給張氏哥哥一筆聘禮銀好在這附近安家,就這麼著張氏嫁了進來,到現在已經三十來年了,哥哥也在附近安了家,後來重新做起了走鏢的活兒,現在在鎮上開了一家小鏢局,日子很不錯。
張氏嫁進來後沒有辜負老奶的期望,生了足有九個孩子,夭折了兩個,活下來七個,三兒四女,家裡家外也都是張氏操持,張老頭是萬事不管的。
因為小時候經曆過家庭變故,還逃過荒,張氏性格很強勢,對家裡孩子也算不上多疼愛,生活上絕對不苛待自己,平時喝酒抽水煙和張老頭不相上下,在張家村是個異類,算不得好婆婆但是也不是惡婆婆。
孩子們現在都各自成家了,張老大娶妻李氏,是八十裡外大山裡李家窪嫁進來的,李氏也是張老大的第二個媳婦兒。
張老大第一個媳婦兒和張老頭頭一個媳婦情況一樣,也是得病死了,大夫也說不清是什麼病,人吐血吐的厲害,斷斷續續一年多,還生下一個男孩兒,孩子沒活到一天就夭折了,緊接著媳婦兒也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