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安又問了一些拜師的細節,和自己那天去差不多。金寶甚至覺得就是固定每天去一個地方,有很多人一起玩兒,還挺開心的。
吃過午飯以後,金寶爹把車趕過來,兩家人一起往鎮上去。除了去買筆墨紙硯以外,也想順便去找找瞿大夫的師兄,家裡這兩天又曬了好些金銀花,知了殼也找了不少,二丫幾個都是很得力的幫手,對於能給家裡賺錢的活兒分外上心。
金寶坐在騾車上一直不安分,和張平安打打鬨鬨,你撓我一下,我拍你一下,張老二和金寶爹在一邊看著兩個孩子玩鬨並沒有管,臉上微微露出笑容,透著一種對生活的滿足。
整個鎮上隻有一家書店,屬於獨家經營,張老二幾個進店以後,掌櫃的在櫃台後麵撥著算盤珠子打量了一遍,沒動,夥計也並不熱情,懶洋洋靠在櫃台邊上。
金寶爹上前拱手笑著問道:“敢問掌櫃的,小兒啟蒙買的筆墨紙硯是有哪些?勞駕帶我們過去看看。”
“來福,帶他們去看看”,掌櫃的不緊不慢指揮夥計道。
“好嘞!”夥計回道,轉頭對幾人道:“跟我來吧,這一整排都是筆墨紙硯,中間這些要好一點,最底下那層是最便宜的,看你們要哪些。”
夥計每天迎來送往,早就練出了火眼金睛,什麼樣的客人能買什麼檔次的東西,心裡門兒清,看幾人一副鄉下人泥腿子打扮就知道買不了太好的。
“二哥,你看呢”,金寶爹問道。
“這中間的怎麼賣,最底下的又是什麼價呢”,張老二搓了搓手問夥計。
“中間的筆墨紙硯基本都是100文起,品質不同價格也不一樣,一套下來,怎麼也得一兩往上了,最底下的估摸五百文左右。”夥計回道,抱著手看著幾人。
“爹,我才剛開蒙,不用太好的,就便宜的就行,等我學好了再買好的”,張平安拉了拉自家爹的袖子仰頭說道。
“二哥,我也覺得剛開始不用買太好的,誰知道後麵倆小子學成個什麼樣兒呢,沒得這麼多錢打了水漂,先買差點兒的湊合用看看”,金寶爹也勸道,他多年做生意,是生意人思維,覺著得有了成果再繼續投入。
“成,那就買最底下的,麻煩幫忙挑一挑”,張老二對夥計道。
最後兩家各花了四百文,最貴的是硯台和紙,最便宜的硯台都要一百文,一刀竹紙200文,不過張平安看了看每張紙挺大的,到時候可以剪開裝訂起來用,本來是四百二十文的,金寶爹纏著磨了半天,也不走,直磨了半個多時辰掌櫃的受不了,把零頭抹了。
這也就是金寶爹臉皮厚,軟磨硬泡,說話又討喜,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這才能磨的下來,中間張老二站裡麵臊的臉都要冒煙了,實在受不了了跑出來到車上等著。看的張平安佩服的不行,這省下的都是實實在在的錢啊!
看著倆小子的星星眼,金寶爹得意道:“怎麼樣,厲害吧!告訴你們,買東西一定要還價,不然得損失多少啊,那起子做獨門生意的都富得流油,榨的都是我們的血汗錢!”
“爹,你真厲害”,金寶仰頭誇道。
“叔,你真行”,張平安也跟上。
“那是!買東西的經驗我豐富的很,茶棚的采購都是我一手包辦的,走,省下的錢帶你們吃烤雞去!橋頭曹家燒雞最有名了。”金寶爹也很自得,心情大好,在兩個小的吹捧下笑成了一朵花兒。
“哦,吃雞囉!”金寶開心的跳起來,越發纏著自家老爹。
橋頭曹家燒雞已經開了幾十年了,從爺爺輩傳到孫子,烤的雞外焦裡嫩,雞皮酥脆,雞肉多汁,還刷了秘製香料,三四裡外都能聞到,在鎮上很出名。
“老板,今天燒雞還有嗎”?金寶爹停下車朝鋪子裡喊道。
“有,要多少?”老板是個三十歲左右的胖子,在鋪子裡打盹,被喊醒以後走出來一看發現是自己認得的熟人,不由笑著打招呼道:“張老板來啦,最近生意可還行?”
金寶爹在鎮子邊上開了這麼多年茶棚,多少是認得些人的,謙虛道:“嗨,也就那樣,生意難做啊,勉強糊口,比不得你們紅火。”
倆人嘮了兩句,金寶等不及了,在旁邊一個勁兒擰他爹的衣裳。
“這是你家小子吧,一看就是有福氣的”,曹老板注意到,恭維了兩句。
“哈哈大家都這麼說,這不,馬上要去讀書了,夫子也誇他聰明”,金寶爹摸了摸兒子的頭直樂,轉頭對兒子道:“金寶,快叫伯伯!”
“伯伯!”金寶響亮的喊了一聲。
“改天再聊啊,我們也要回去了,現在時候不早了,給我們來半隻燒雞,雞要撕開啊,多放點兒花生米和調料拌一拌”。
“噯,成。”曹老板爽快應道,利索切開拌好遞過去,“整雞45文,咱們都是熟人,半隻算你22文好了。”
“行!”金寶爹笑著應道,接過以後遞給兩個小的。
金寶迫不及待用手拿了一塊吃,香的眼睛都眯起來了,張平安也拿了一個翅膀啃,確實很不錯,不由晃著腳想道這樣的日子才舒坦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