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準備府試_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4章 準備府試(1 / 1)

林夫子雖然家境優渥,但是為人並不高傲,算得上是一個負責任的夫子。

看到劉盛遠和張平安都提前回來上課心裡挺欣慰,在下課後把二人單獨叫到書房,道:“外舍這次隻有你們三名學子參加縣試,且全部上榜,算得上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了,林俊輝是我本家的侄子,他的實力我很清楚,通過府試不成問題,現在主要是你二人火候還稍微欠缺一些,府試在四月份,還有兩個月的時間,這兩個月的學習至關重要,我準備單獨為你們二人授課,後麵你們直接到我書房來上課就可以。”

張平安和劉盛遠對視一眼,一起拱手道:“多謝夫子。”

這可是求之不得的機會,林夫子十幾年前中的秀才且還是廩生,也就是秀才中的佼佼者,又在書院教學這麼多年,對於科舉考試的經驗最是豐富,有林夫子單獨指導,應對府試的把握又能多加幾成。

“你們二人雖年紀還小,但是天賦出眾且非常自律,最好是能一鼓作氣取得秀才功名,這樣對於你們日後進學也有好處,經濟上也不至於太拮據,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林夫子語重心長道。

“多謝夫子,學生知曉”,張平安和劉盛遠齊聲道。

“好了,你們先回去吧,明天來找我上課。”

“夫子,那學生告辭了”,張平安和劉盛遠這才一起出門,內心都挺激動。

“阿遠,我們倆運氣太好了,從讀書到現在,一路上遇到的夫子都很好。”張平安感歎道。

劉盛遠點點頭:“是啊,這次最好是能一鼓作氣通過府試院試。”

張平安回家後忍不住和張老二分享了這個好消息,張老二聽後點點頭,道:“彆人對咱們的好,咱們心裡都得記著,等以後有能力的時候得還這個人情”。

“嗯,我知道”,張平安應道。

“我準備過幾天回鎮上一趟,跟你大姐夫說一聲,到時候讓他陪咱們一起去府城考試,他長的壯實,一般人也不敢欺負咱,這樣我心裡也安心一些”,張老二繼續道。

“行,正好過些時日就是貓蛋兒的生辰,到時候您給備份厚點兒的禮,大姐夫雖說是咱們家親戚,咱也得表示表示”。

“這我知道,你彆操心了”,張老二擺擺手。

第二天到書院以後張平安和劉盛遠直接到書房找林夫子上課,林俊輝已經回自己本家了,林家書香門第,秀才多,有家裡的長輩單獨指導,比在書院上課效果更好。

於是張平安和劉盛遠就開始了一對二的單獨授課,林夫子首先給兩人加強的是時務方麵的知識,府試的考試模式和縣試是一樣的,但是難度深入了不少,由知府主持。

時務策的占比很重,如果對時務沒有一個基本了解,答時務策的時候很難取得好的成績,甚至可能答題方向都是錯的,會被閱卷的簾官直接打叉。

為此林夫子還從縣衙搜集了不少邸報給二人講解當前的國家局勢、官職體係和大概的勢力分布情況。

不一定完全準確,但是肯定比張平安和劉盛遠這兩個鄉下出身的窮學子要強的多。

古代信息比較滯後,很多邸報傳過來的時間已經是幾個月前的事情,比如有一封邸報上麵寫的是“己亥末,庚子春,晉地大疫,染者數萬”,等傳到鄂州府這邊可能疫情都已經結束了。

張平安這才知道現在的皇帝已經50多歲,年紀很大了,但是人老心不老,每隔三年都在選秀,現在後宮充盈,生了二十幾位皇子,太子是李皇後所出,現在已經三十多了,都當爺爺了。

其他成年的皇子各自有各自的封地,比如鄂州府就是六皇子的封地,據此推斷,這個六皇子應該還挺得聖心,不然也不會劃到魚米之鄉。

北方少數民族以韃靼人和女真人勢力最大,每隔一兩年都要南下打草穀,好在隻是小範圍侵襲,北方有魏家軍坐鎮,成不了氣候。

把四書五經的名言名句重新加強一遍後,林夫子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邸報的情況,編寫了五十道有可能會考的截搭題,相當於是在押題了。

科舉考試的最終目的是為國家篩選人才,所以每年的考試也會有相關的熱點題,其中截搭題最容易出現,而且也是難度最大的。

上一屆府試中曾經考的題目就有“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表麵看是在論史,其實是在討論藩鎮問題,

專心學習的日子一晃而過,轉眼來到四月份,馬上就要去府城考試了。

這一晚李明軒罕見的帶著李母到張家做客,李母還提了兩條肉兩包點心,徐氏雖然詫異,還是先給兩人倒了茶,坐下來說話。

李母溫聲開口道:“打擾了,咱們兩家做了這麼久的鄰居,礙於身份我一直沒有上門拜訪,實在失禮。”

說話文縐縐的,徐氏接不來,她是個急性子,直接開口問道:“是有什麼事情要幫忙嗎,可以直接說,能幫我們肯定會幫,我這人鄉下過來的,也不會說話”。

李母梗了一下,李明軒接道:“是這樣的,伯母,我和令郎這次四月份都要去府城考試,但是我家裡隻有我母親,我爹已經去世了,也沒有相熟的長輩,所以想和你們家結伴而行,不知道可不可以?當然,食宿方麵我都會自理的,不需要你們操心。”

“這……”徐氏有點猶豫,她也不能當家做主,“這…我當家的今天不在,回鎮上了,要不我明天給你們回個話,你們看成嗎”?

“行,麻煩了”,李母道謝。

“嗨,這有什麼的啊,這些肉啊還有點心你們都拿回去自己吃吧,我們家都有,彆破費了”,事情還不知道成不成,徐氏不想收彆人這麼貴重的禮。

但是李母和李明軒堅決不要,道:“哪有送出來的禮又拿回去的道理。”

說完便回去了。

張平安在書房裡做功課,院裡的對話都聽到了,也能猜到隔壁的難處,估計不是沒有相熟的長輩,而是和本家關係惡劣才對,在這個宗族社會不可能沒有親戚的。

喜歡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植物成珍稀?而她一天能種一千畝 穿書末世彆人囤物資她囤喪屍 帶著一百零八好漢闖三國 文依記 重生後,哭求前夫原諒 大明:忽悠朱標造反,老朱樂麻了 我靠回溯凶案現場帶飛全警局 喋血明末,白虎戰神掃八荒 病弱美人?修仙界第一女魔頭! 都市天緣簽到:我在人間撿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