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買完雞蛋後,張平安才笑著問道:“老人家,請問您知道衢州城內現在有船可以到臨安嗎?”
“坐船?老頭子我從來沒坐過船,我也不知道去哪裡坐船,每次進城我隻去南市賣些零碎東西換點銅板買油鹽,不過城裡好像是有碼頭”,老頭兒道。
張平安想了想再問道:“那進城有什麼條件嗎?城裡情況怎麼樣?”
“唔,沒什麼條件,我家就在附近村裡,進城交5個銅板就好了,城裡還是挺熱鬨的”,老頭回道,接著又感歎世道艱難:“如今這世道難呐,以前進城隻要兩個銅板的,現在又貴不說治安也沒以前好,上次來賣芝麻竟然還有人半路攔路搶錢,所以我這次才把我兒子帶著,哎!”
說完後便讓兒子挑起空籮筐,父子倆一搖一擺慢慢走遠了。
張平安聽了老人的話,心中也是感慨萬千,現在這天下還有世道好的地方嗎,相比之下其實這裡已經算是安穩了,其他地方的亂象更甚,每天上演著人間慘劇。
眾人出示了路引,交了進城費後順利進了城,發現城中確實還挺熱鬨,戰亂的陰霾仿佛沒有波及到這裡,城中還有三三兩兩的乞丐跪在地上乞討,但也透著一股魚龍混雜的氣息。
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各種叫賣聲不絕於耳。
眾人好久沒有見到這份熱鬨景象,還挺不自在,拉了拉身上的衣裳,女眷們還撥了撥頭發,爭取顯得體麵些,不被彆人看輕。
即使可能根本沒人注意他們。
張平安沿著街道前行,四處打聽碼頭的位置,期間遇到幾個小混混模樣的人,眼神不善地打量著他們,但看到眾人雖穿著樸素,男人們卻身形壯實,眼裡有股狠勁兒,倒也不敢輕易招惹。
終於問到了碼頭所在,可到了那裡才發現,去往臨安的船隻很少,而且船價昂貴,不少人都縮在碼頭附近等位置。
碼頭上有不少擺攤賣小吃的,騰騰熱氣中帶出濃鬱的香味,眼看已經到了晌午,孩子們都眼神惡狠狠的盯著攤位上的吃食,就差撲過去了,張平安挑了一家麵攤,過去坐下,道:“先吃飯吧,吃完飯再說。”
攤主是一對中年夫妻帶兩個孩子幫忙,看來了大生意,爽朗道:“看都吃點啥,我家的財魚麵可是遠近聞名,湯底都是用的一早上現熬的新鮮的魚湯,一口下去能鮮掉舌頭!”
沈氏撇撇嘴嘀咕:“鮮掉舌頭那還怎麼吃麵!”
老板娘隻當沒聽到。
攤子地方不夠大,眾人便靠著板車坐下,麵好了後讓孩子們先吃。
這兩日又恢複到以往的生活水平,驢蛋兒邊吃邊問道:“娘,咱們這算是苦儘甘來了嗎,以後還要繼續逃嗎?”
大丫笑了笑,摸了摸孩子的頭道:“不逃了,咱們再慢慢去臨安,到臨安就好了,到時候娘給你燉肉吃。”
孩子們聞言都笑了,剛逃難時覺得很苦,但是苦著苦著一路到了衢州,好像又覺得這份苦都過去了,很快就恢複了旺盛的精神頭,重新變得嘰嘰喳喳。
老板娘是個健談的人,聽到眾人要去臨安,笑道:“那可不容易,去臨安的船緊俏著呢!”
徐氏指著不遠處的一溜煙大船不解道:“那邊那麼多大船,怎麼會沒船呢?”
“那些都是漕運的船,辦大事的,咱普通人哪坐得上”,老板娘搖了搖頭。
喜歡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之農家獨苗苗的科舉之路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