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便是除夕,雖說初來臨安才站住腳,大家都忙,但團圓飯還是要一塊兒吃的。
張家大房二房三房一大家子,晚上都聚在大房和三房合租的小院子裡吃年夜飯,主要是李氏帶著兩個兒媳婦掌勺,徐氏和馬氏則拿了幾個硬菜過來添菜,這也是往年團圓飯的規矩。
無論大人小孩,晚上吃飯前都儘量收拾的體體麵麵乾乾淨淨的,許是考慮到兩個女兒正在說親,兒子在州學做事,差事也體麵,徐氏還特地去扯了新布給全家每個人都做了一身新衣裳,外人看著就知道日子過得不錯。
桌上擺滿了菜,雞鴨魚肉都有,雖不是山珍海味,但也很豐盛了,是滿滿的心意。
張老頭作為一家之主先端起酒杯,清了清嗓子道:“咱這一家子能在臨安安頓下來不容易,今年雖然過得辛苦些,但往後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
眾人紛紛稱是,端起酒杯,一時氣氛還不錯。
三房的小孫子眨巴著眼睛,奶聲奶氣道:“太爺,我想吃肉。”
引得大家一陣哄笑,過年時大人對小孩的各種要求總是會儘量滿足。
等張老頭動筷後,馬氏忙給小家夥夾了一塊紅燒肉。
其他人也不甘示弱,紛紛動筷,筷子都舞出了殘影,不一會兒葷菜便被挑的乾乾淨淨。
大家這才開始放慢速度吃素菜,借了肉味的素菜味道也很不錯,香的很,算是這一年來最好的一頓飯食了!
年夜飯結束的很快,吃完飯後還要守歲到第二天淩晨才能睡覺,因此這時候才是大家的娛樂時間,最放鬆的時候。
因為張平安的關係,五子棋早已在家裡普及開來,也不用特意去買棋盤,就用黑炭畫幾條格子,找幾個石子兒就可以玩。
曾孫輩最大的孩子張晨陽第一個提議玩五子棋,其他孩子也紛紛響應,拿起石子兒在臨時畫的棋盤上落子。
旁邊圍觀的二柱大河幾人還七嘴八舌地指點著自家孩子,有的說下這裡,有的說下那裡,熱鬨的不行。
李氏見了笑著打趣:“你們這麼多人指揮,可彆把小子們弄暈嘍!”
眾人又是一陣哄笑。
二河作為家裡唯二讀過書的人之一,曾經又做過賬房先生,家裡其他人玩的他看不上,非拉著張平安玩湊二十四點。
這也是當初張平安教給他們的,都快玩爛了,對他來說毫無難度。
雖然張平安沒啥興趣,但是呆坐著也無聊,二河堂哥又興致勃勃,隻好邊守歲邊陪著堂哥玩這個小遊戲。
女眷們在廚房收拾完後,李氏又端了一盆提前和好的麵出來,找了塊地兒,讓女眷們跟著一塊擀麵皮包餃子,邊包邊嘮嗑,純當打發時間了,凍上以後好正月裡來客時待客吃。
一直持續到巷子裡響起爆竹聲,男人們知道到淩晨了,才放下手頭的事情,帶著男娃們出去,也跟著放爆竹,除夕這才算結束!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滿足的笑容。
守歲完成後,張老二便帶著家裡人回自家了。
張平安隻睡了兩三個時辰,一大早便起來跟著自家老爹去給相熟的幾家拜年了。
首先是自家人,爺爺奶奶大伯三叔家肯定排第一,其次是徐小舅和金寶家,大姐二姐兩家要等到初二才能回娘家拜年,雖隔得近,但徐氏和張老二很講究這些,不許壞了規矩。
張平安到金寶家拜年時果真吃上了金寶奶奶油炸的綠豆糍粑,口感又綿又糯,配上綠豆的鹹口餡兒,張平安一口氣炫了三個,還吃了一碗泡的炒米。
金寶奶奶就喜歡看晚輩們大口吃飯的樣子,看著喜慶,看張平安吃完了放下筷子還想再勸多吃點兒。
張平安拍拍肚子:“奶奶,真飽了,再吃走不動道了,我們還得去蕭家呢!”
來的時候就和金寶說好了一會兒一道去蕭家和林家拜年,他們倆年齡小,應當主動些。
“成吧”,金寶奶奶笑眯眯地,又對孫子囑咐道:“金寶,你一會兒出門的時候把兔皮圍脖和兔皮帽子都給帶上,知道吧,你傷風還沒完全好呢,千萬不能吹冷風。”
“知道啦,奶”,金寶笑嘻嘻應道,新年裡多了一絲活潑。
“爹,那我也走啦”,張平安和自家老爹打了聲招呼才帶著金寶離開。
從家裡出來後,金寶打了個噴嚏,趕緊把帽子和圍脖緊了緊,“平安,咱們去蕭家也就算了,你乾嘛還要我和你一塊兒去林家呀!”
“彆跟我揣著明白裝糊塗啊,你說為啥?”,張平安笑道,“咱們在臨安城人生地不熟的,認識的人裡麵就數林俊輝混得最好,不去混個臉熟,萬一以後有事求到彆人頭上,彆人會搭理你嗎?現成的大腿不抱白不抱,拜個年而已,又不會怎麼樣!”
“我懂,我就是覺得有點庸俗,還有點抹不開麵子,好像咱們比他低一等似的”,金寶捏捏鼻子咕噥道。
張平安瞥了金寶一眼,無所謂道:“咱們現在就是比他低一等啊,你還當是當初在書院讀書的時候啊,何況他人也確實不錯,值得結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