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田這邊的管事看到張平安過來,連忙迎上前磕頭行禮道:“小人叩見張大人!”
“起來吧”,張平安揮揮手道,接著又過問了幾句秋收安排事宜,“莊上人手可還夠?”
“回大人,莊上人手充足,已經都提前安排好了,也請經驗豐富的老把式看過了天時,約莫再有十日左右便能收割了,請大人放心”,管事低頭回道。
“嗯,不錯,這次收上來的糧食記得按試驗田的不同分彆裝好標上記號,彆弄混了”,張平安說道。
“小人明白”,管事的點點頭拱手回道。
此時不遠處試驗田裡麵的人都在忙碌,看到張平安過來,便俱都跪下磕頭行禮。
張平安揮揮手,示意眾人起身。
然後才帶著管事的還有田官一道去了蘇二愣種的第四塊試驗田。
指著田間的一棵棵綠豆繼續道:“你們都是官田上的老人了,應該能看出來,這蘇二愣種的這塊田,稻杆明顯更粗壯有力,稻穗也飽滿,最後的收成肯定是比前幾塊田高的,除了種子的區彆之外,最大的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蘇二愣在田裡種的這些綠豆了,兩種東西混種在一起,最後反而都長得更好,依本官看,這種種植方式值得推廣,你們說呢?”
田官主要是負責田間各項事務的記錄事宜,對於蘇二愣的種植方式和過程是最清楚的,聞言回道:“回稟大人,下官也覺得這種方式可以先小範圍嘗試,如確有成效,則可上報朝廷,在南方各地大範圍推廣,此乃利國利民的好事,也是為聖上分憂!”
管事的也連連附和道:“小人也覺得可行!大人這是時刻心憂百姓啊,糧食增產是造福萬民的功德,想必朝廷到時候定會嘉獎!”
這馬屁拍的,都快把張平安說成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了!
張平安不禁抽了抽嘴角,然後才道:“等這次秋收後,本官再給你們拿一種新的種子過來,是本官托人從海外帶回來的,據說十分高產,成熟時間也短,到時候結合這種綠豆混種的方法,一起試一試,看看成效!”
“哎,好嘞”,管事的趕緊笑著應道。
巡視完整個郊外的試驗田之後,正是午時。
此時豔陽高照,熱浪翻滾,稍走兩步都能汗流浹背。
張平安也沒留下用飯,直接帶著張老二回去了。
張老二還有些不情願,越是到快收割的時候,他越是想在田裡盯著。
但是天氣實在太熱了,張平安怕老爹中暑,好說歹說,給勸回去了。
七月的天就是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所有人都提著心。
這時候種田就是靠老天爺賞飯吃。
稻子一日沒有收回家,心就一刻不能放鬆。
論看天氣,張平安不如那些經驗豐富的老農。
但他也有自己的方法,不記得是何時何地,他曾看過有關於天氣變化對食鹽的影響。
在乾燥的天氣中,食鹽會保持乾燥,而快要變天時,因為空氣濕度增加,食鹽吸收了空氣中的水分,會變得潮濕甚至結塊,越臨近下雨的時候結塊越嚴重。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張平安每日都會在桌案上放一罐食鹽,時不時看一看。
楊縣丞那邊他也交代了,要時刻注意天氣變化,如出現螞蟻搬家、燕子低飛、青蛙悶叫,灶灰結塊或者柱石底部返潮等要下雨的預兆,一定要及時通知周參將。
這是張平安和周參將提前商量好的,為秋收做的準備,到時候如果有需要周參將派人用快馬到底下各個村鎮通知搶收事宜時,周參將務必配合!
這就是周邊駐紮了軍隊的好處了,人手充足,乾什麼都方便。
而且張平安從周參將的話語和態度中,能隱隱感覺到朝廷非常重視這次的秋收,可能是想囤積糧草,為下一次征戰做準備。
陳剪秋和方子期作為張平安的左右手,則被他派去了並進來的兩縣坐鎮,按同樣的辦法行事,確保秋收順利。
時間一晃過去七八日!
有些成熟早的地方已經開始收割了。
每一處地方開始收割,下麵都會派人按張平安的吩咐到縣衙通報,張平安會在輿圖上把這塊地方標上記號,然後重點關注其他未收割的地方。
到第十日時,已經有一半的地區都收割完了,包括試驗田那邊,也全部都收割、脫粒、曬乾,收進倉了。
張平安算是暫時鬆了半口氣。
待到晚上吃完飯去書房辦公時,張平安習慣性的先去看鹽罐,看到裡麵的鹽粒表層隱隱約約在結塊,不由心裡一驚。
連忙吩咐下人去找楊縣丞過來,又扭頭吩咐另一名下人帶著輿圖去郊外大營找周參將,讓他派人到底下各個村鎮通知連夜搶收。
兩名下人都是黑風渡的人,是張平安一手帶出來的,完全信得過,做事也利落的很,很快便出門了。
不一會兒,楊縣丞匆匆忙忙過來,一進門便拱手行禮道:“大人,我觀天象不對,已經派人去郊外大營通知周參將了!”
“嗯”,張平安頷首,表情嚴肅道:“剛剛我也發現不對了,已經派人拿了縣城的輿圖去郊外大營找周參將,提前搶收最多也就損失一點收成,要是萬一真的下雨,那就是顆粒無收了!”
“是啊”,楊縣丞抹了抹額頭的熱汗應道。
“城內外各處排水渠都檢查好了嗎?”張平安問道。
“都檢查好了,大人放心”,楊縣丞應道。
張平安做事仔細,記性又好,楊縣丞在他手底下做事,那真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一點兒也不敢馬虎。
前十幾日就吩咐下來,要檢查修固排水渠和防波堤,楊縣丞早已安排人手加固好了。
“那就好,你和本官一塊兒去海邊碼頭和防波堤那塊兒看看,一來再巡視一遍,看有無疏漏,二是天氣萬一有變化,海浪會很明顯,也能提前派人給海邊近處的老百姓們提前通知,讓他們做好準備”,張平安起身道。